台灣青年陶藝家余華宇驚艷作品 佛光山潮州講堂首展

▲台灣青年陶藝家余華宇「器宇不凡」陶藝作品,即日起到本月28日在佛光山潮州講堂展出。圖為仿宋柴燒青瓷作品。(圖/記者陳崑福攝,以下同)

記者陳崑福/屏東報導

當代台灣青年陶藝家余華宇花了10多年時間,掌握各類陶土屬性,融入自己創藝,開發出冰、原礦、真石(實)、岩礦系列陶藝作品,件件令人稱奇,他的「『器』宇不凡」作品,即日起到本月28日在佛光山潮州講堂展出,值得一看。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原礦與冰壺系列作品。

1980年出生的余華宇,高中時畢業後從事車床工作,但國中階段接觸過的迷樣般手拉坯陶藝製作,一直令他難以忘懷,退伍後,隻身北上鶯歌,先後拜師吳國榮、吳堅材兩位老師學藝,奠定他拉坯、燒製陶底蘊,成立長興藝術工坊,精心研發,期間分別榮獲台灣金壺獎陶藝設計競賽文創博覽金獎、府城台灣工藝文創推展協會優等獎項。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仿宋汝窯溫潤瓷器與耀變志野系列陶壺。

由於他這些年來不斷深入鑽研各類岩土特性,利用紫砂、朱泥、日本進口礦石等原料,不斷推陳出新,開發出冰煙、原(岩)礦、真石(實)、耀變志野等系列陶藝,展現陶藝家持續精進原創力,近年來更向郭瑞聰老師學習釉藥配方,開創更多元茶具作品。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中「冰煙」是利用雲煙原理,當熱水淋在該純手工螫孔壺身時,因水分停留附著在密密麻麻、布滿細針孔的壺上滲透出雲霧的水氣,宛如飄煙現象。耀變志野系列作品,如宋汝窯般瓷溫潤、乳白,讓人愛不釋手。而難忘初入社會與螺絲、扳手等為伍的日子,余華宇將它們轉化成壺具,如真似假的金屬壺具,堪稱一絕。

仿宋製做的青色瓷,動用6人,連續燒了5天4夜,溫度必須維持在1260度以上,共燒了20噸龍眼、香思木等樹,熄火成灰後,灰燼因冷空氣下降作用,以自然落灰飄落在胚體上,自然產生開光、冰裂現象,成功率不到兩成,更難得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