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100噸「洋垃圾」湧入 監察院批損害政府形象

▲監委履勘照片。(圖/監察院提供)

記者楊亞璇/台北報導

由於大陸實施禁廢令,讓許多國際上得廢棄物流落其他國家,其中逾100萬噸、約4萬個貨櫃的廢紙與廢塑膠湧入台灣。監察院8日財政及經濟委員會議通過監察委員王幼玲、趙永清之調查報告,促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經濟部、財政部確實檢討改進見復。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王幼玲、趙永清表示,大陸從106年開始發布「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禁止世界各地的廢紙、廢塑進口,並於同年底實施並禁止廢紙及廢塑膠進口,自該方案發布日起,我國廢紙及廢塑膠之月進口量即已逐漸增加,

王幼玲、趙永清表示,廢紙進口量於106年7月計8萬7,467公噸即逐月遞增至同年12月計14萬5,939公噸,廢塑膠亦自106年7月計1萬5,541公噸,即逐月遞增至同年12月2萬5,832公噸,其增幅均達66%。106年進口廢紙量超過1百10萬公噸,107年為1百34萬公噸,將近往年的兩倍,廢塑膠進口106年20萬公噸,107年達42萬9千餘公噸,也比往年增加2-3倍。

王幼玲、趙永清表示,環保署遲至隔年3月確知進口量變化,10月修改「屬產業用料需求之事業廢棄物」公告,雖然有效管控廢紙及廢塑膠的進口量,但是已經喪失及早因應處理之良機,衝擊回收產業及回收商收購個體業者價格,更損及政府形象及公信力,因此促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經濟部、財政部確實檢討改進見復。

王幼玲、趙永清表示,本案調查期間兩位監察委員曾赴臺北港履勘「屬產業用料需求之事業廢棄物」之廢紙及廢塑膠報關查驗情形,並以預警或不預警方式履勘進口廢紙及廢塑膠之相關業者,發現國內紙廠主要製紙原料以廢紙與進口紙漿為主,國內回收廢紙經多次回收其纖維短,而國外廢紙纖維長,可補強國內回收紙之品質問題,故須仰賴國外廢紙補足需求。而國際企業強調使用再生原料之綠色消費風潮下,我國廢塑膠輸入業者將其分選重製成再生塑膠粒,並供給國內外塑膠製品業者,在全球綠色供應鏈中有其需要。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王幼玲、趙永清強調,中國大陸加強管制禁止廢棄物進口後,鄰近國家為避免衝擊均有相應禁止或管制作為,環保署及經濟部應持續關注國際及鄰近國家對於事業廢棄物之管制變化,避免相關管制物料因而轉往國內造成環境衝擊。中國大陸去年有逾100萬噸、約4萬個貨櫃的廢紙與廢塑膠湧入台灣,大量的世界垃圾因而轉運往臺灣與東南亞國家。監察院8日財政及經濟委員會議通過監察委員王幼玲、趙永清之調查報告,促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經濟部、財政部確實檢討改進見復。

王幼玲、趙永清表示,大陸從106年開始發布「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禁止世界各地的廢紙、廢塑進口,並於同年底實施並禁止廢紙及廢塑膠進口,自該方案發布日起,我國廢紙及廢塑膠之月進口量即已逐漸增加,

王幼玲、趙永清表示,廢紙進口量於106年7月計8萬7,467公噸即逐月遞增至同年12月計14萬5,939公噸,廢塑膠亦自106年7月計1萬5,541公噸,即逐月遞增至同年12月2萬5,832公噸,其增幅均達66%。106年進口廢紙量超過1百10萬公噸,107年為1百34萬公噸,將近往年的兩倍,廢塑膠進口106年20萬公噸,107年達42萬9千餘公噸,也比往年增加2-3倍。

王幼玲、趙永清表示,環保署遲至隔年3月確知進口量變化,10月修改「屬產業用料需求之事業廢棄物」公告,雖然有效管控廢紙及廢塑膠的進口量,但是已經喪失及早因應處理之良機,衝擊回收產業及回收商收購個體業者價格,更損及政府形象及公信力,因此促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經濟部、財政部確實檢討改進見復。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王幼玲、趙永清表示,本案調查期間兩位監察委員曾赴臺北港履勘「屬產業用料需求之事業廢棄物」之廢紙及廢塑膠報關查驗情形,並以預警或不預警方式履勘進口廢紙及廢塑膠之相關業者,發現國內紙廠主要製紙原料以廢紙與進口紙漿為主,國內回收廢紙經多次回收其纖維短,而國外廢紙纖維長,可補強國內回收紙之品質問題,故須仰賴國外廢紙補足需求。而國際企業強調使用再生原料之綠色消費風潮下,我國廢塑膠輸入業者將其分選重製成再生塑膠粒,並供給國內外塑膠製品業者,在全球綠色供應鏈中有其需要。

王幼玲、趙永清強調,中國大陸加強管制禁止廢棄物進口後,鄰近國家為避免衝擊均有相應禁止或管制作為,環保署及經濟部應持續關注國際及鄰近國家對於事業廢棄物之管制變化,避免相關管制物料因而轉往國內造成環境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