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版《與惡的距離》槍手進小學轟死女兒 父研究「屠殺原點」後自盡

文/老派假文青

2012年,美國桑迪胡克小學發生一起槍擊案,奪走20個孩童與6個大人的性命,槍手亞當藍札當場自盡,為美國史上死亡人數第二多的校園槍擊案。里奇曼的女兒阿維爾當年六歲,幼小生命不幸葬送於此,爾後里奇曼夫妻創立了阿維爾基金會,療傷之餘也致力尋找槍手的犯罪動機。

遺憾的是,2019年3月25日,里奇曼選擇自盡,投向死神與女兒。


▲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時間回到2012年,發生事故以前,里奇曼在製藥廠工作,他與太太亨塞爾都是科學家。

在女兒身亡後,「為什麼有人會走進學校殺害孩童呢?」是夫妻兩人唯一的想法,他們百思不得其解,決定自己找出答案,於是以寶貝女兒為名,建立了阿維爾建立基金會,該機構致力於腦部研究,透過募款與倡導推動計畫,試圖讓民眾了解背後更多的犯案動機, 討論槍枝管制外,還需注意精神疾病。

有些同為意外失去兒女的家長們也有類似的想法,包括2007年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校園槍擊案的受害者家屬約瑟夫。


▲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校園槍擊案。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里奇曼認為,槍手的犯案動機和腦神經科學有關,他在殺人時缺乏悔意,是因為沒有同情他人以及感受痛苦的能力,背後的反社會人格、暴力傾向並不是犯人個體的錯誤,而是整個脈絡的問題,屬於生物學的一部分,源自於大腦的病變。

舉例而言:大腦中的杏仁核決定了情緒反應,從分析結果來看,罪犯的大腦杏仁核表現異常,導致他們無法看到行為決策的後果,在屠殺時也就沒有憐憫不捨的能力。

於是,學界幾乎一面倒的想找出「社會問題中的暴力行為」究竟從何而來,幾乎占據了相關研究的重心。

但里奇曼的想法不同,他著重的層面是「生理反應」,視腦神經反應為一種「生理現象」,他認為研究的重心應該放在檢驗這種反應的過程,但許多人都只想知道暴力犯罪者的大腦會出現怎麼樣的狀態,以便去辨識暴力潛在者。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里奇曼了解大腦結構後,得知特殊的神經迴路模式會驅使兇手行使極端暴力,可惜他無法找到辦法解決這種生理反應,成日在這種矛盾中掙扎。他將所有的心血投入在這項任務上,直到上周選擇自盡。

在里奇曼過世後,有支持者建立了GoFundMe頁面,用以支持阿維爾基金會繼續運作。

里奇曼擁有許多專業,也有十足的耐心,總是詳細地和其他非專業人士解釋研究,他也協助精神衛生的改革立法。這一份大愛幫助他處理亡女的情緒,卻早已經跳脫個人行為,成為整個社會的貢獻,希望人們可以了解暴力背後的孤獨、傷心與絕望。

和近期熱門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相似,無差別殺人案的成因無數,沒有一個父母會花好幾十年養育一個兇手,無法遏止,只能盡量減緩。雖然里奇曼已逝,他的價值與遐思仍存在世界上,留給後人參考與省思。

VIA CNN

【來老派假文青的粉絲頁點讚~裡面給你更多故事、音樂與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