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足球小將獲救奇蹟 醫療團證實:K他命鎮靜扮演關鍵作用

▲ 泰國13名少年足球隊師生成員受困於「睡美人山洞」(Tham Luang)。(圖/路透社,下同)

記者詹雅婷/綜合外電報導

泰國少年足球隊「野豬」的12名團員和1名教練去年7月受困洞穴,營救過程引起全球關注。如今,當時救援行動細節曝光,醫療團證實給予這群受困的孩子劑量不明的氯胺酮(Ketamine,俗稱「K他命」),且此舉在危險的營救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綜合美媒CNN、澳洲新聞網報導,在去年這場營救行動當中,救援人員已證實受困2周的孩子們有服用鎮靜劑,但當時並沒有透露更多細節。如今,根據醫療雜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4日刊登的一封聯名信件,參與救援行動的3名泰國醫生及具30年潛水經驗的澳洲麻醉師哈里斯(Richard Harris)還原當時一行人獲救緊急送醫後的情況。

信件指出,當時受困的男孩子們全都帶著氧氣面罩,穿著不合身的潛水衣。以首批獲救的4人狀況來說,因為長達2周沒有在太陽光底下活動,他們都戴著保護眼睛的太陽眼鏡,且頭部、頸部都被固定住,防止在穿越狹窄通道的時候受傷,身上也裹著毯子防止體溫過低。

只不過,第2名離開洞穴的男孩當時體溫只有攝氏35度,並在前往醫院的路上出現體溫過低的狀況,體溫降至攝氏34.8度。

醫師們提到,在評估首日救援行動過後,發現體溫過低是必須要改善的狀況之一,最終團隊改變監測體溫的方式,變成每5分鐘測量一次,直到至少測量到4次攝氏35度的體溫。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們認為,以體溫過低風險的角度來考量,其實氯胺酮是個很好的選擇,因為可以達到減緩顫抖的效果,降低對新陳代謝和大腦功能的損害。在治療體溫過低方面,他們使用了布毯、加熱毯,且全身用箔紙包裹,外加一種空氣加熱裝置。最終結果顯示,對於麻醉病人體溫過低的到院前處置算是相當成功。

▲ 受困師生在獲救後急送醫院治療。(圖/路透社)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芝加哥大學麻醉學家阿普費鮑姆(Jeffrey Apfelbaum)表示,他對此次的救援醫療處置感到相當敬畏,「營救這群孩子所需的技能真的是太令人難以置信了,無論是從醫學或潛水角度來看,悲劇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今年1月,曾採訪營救過程的澳洲駐東南亞記者科克倫(Liam Cochrane)出版新書《The Cave》,內容也提到用藥一事。他曾說,哈里斯當時是混合使用3種藥物,包括口服抗焦慮藥物Xanax降低孩子們的恐懼感,並在腿上注射麻醉藥氯胺酮(Ketamine)及減少唾液分泌的阿托品(atropine)。

只不過,這類型的營救行動無前例可循,哈里斯甚至一開始設定救援成功率為零,所幸最後受困的孩子們與教練獲救脫險,振奮全球。

▼ 泰國少年足球隊出院。(圖/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