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擇雅/為何港澳同樣都是回歸,結局卻大不相同?

▲高雄市長韓國瑜在香港參訪時,會見中聯辦主任王志民。(圖/香港中聯辦官網)

●顏擇雅/雅言文化創辦人。

韓國瑜在香港有進中聯辦,在澳門也有進中聯辦,卻只有在香港引起反彈,在澳門則沒。因為,同樣都是回歸,只有香港要求更多民主,充滿兩制變一制的焦慮,同樣的事在澳門卻沒發生。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差別在哪裡?就是民生經濟。若只看GDP,港澳數字都好看。但居民感受卻差很多。澳門一般人回歸後真的有變富有,香港則只有富人變更富。澳門在回歸前就是單一產業,回歸後也是。這產業就是賭,中國崛起把這產業變更興盛,澳門人當然就所得提高。

香港過去則是百業興盛,八十年代製造業曾經跟台灣一樣蓬勃,影視業更是狠甩台灣。但九十年代製造業北遷,兩千年後影視人才也北遷,產業只剩下金融與零售兩種,而且是只做內地客生意的零售。中資湧入香港,讓 GDP數字好看,這種資金卻無助產業升級。

陸客搶購奶粉,讓本地人買不到嬰兒奶粉,這是香港版的「貨出去」。內地孕婦湧入香港產子,差點壓垮醫療系統,逼得本地孕婦上街遊行,這是香港版的「人進來」。如果是上海或重慶的城市中產有這麼高的民怨,北京一定會正視。但很抱歉香港不是內地城市,香港民怨只會被北京看成 「去殖民」還不徹底。這就是一國兩制的可怕。它會讓經濟數字看起來好看,生活水平卻直直落。

熱門點閱》
►賴清德和韓國瑜,誰才是奇才?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