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古令再起/看劇沈溺宮廷鬥爭 「總局」出手整頓

▲限古令升級,網傳禁令將延續到10月。(圖/翻攝自微博:倚天屠龍記)

記者曾俊豪/專題報導

《延禧攻略》與《如懿傳》兩部宮廷劇去年在兩岸引起熱潮,即使有破百億的播放量加持,依舊阻止不了大陸官方祭出「禁令」。先是傳出「宮鬥劇」禁播,之後更進一步擴大到「限古令」—限制古裝劇的拍攝和播映。理由除了端正社會風氣,不要沈溺於「宮廷鬥爭」外,也希望營造健康的影視環境。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陸負責管理影視產業的機構是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簡稱:廣電總局),據其官網介紹,廣電總局直屬於國務院,職責除了貫徹黨的宣傳方針政策,擬訂廣播電視、網路視聽節目服務管理的政策措施,也包含對各類廣播電視機構進行業務指導和行業監管、指導電視劇行業發展和電視劇創作生產,並監督管理、審查廣播電視節目、網路視聽節目的內容和質量。

► 限古令再起/2018電視劇產業報告 古裝劇較前年少16%

► 限古令再起/專訪《如懿傳》製片黃瀾 禁令激發創作

過去中國大陸和南韓因為部署薩德反導彈系統產生摩擦,進而衍生出的「限韓令」;還有對親子真人秀節目的管制、禁止聘用出現過醜聞或身上有紋身的藝人等規定都出自於廣電總局之手,意在端正社會風氣、維護善良風俗和社會秩序。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延禧攻略》藉宮鬥情節抓住觀眾。(圖/《延禧攻略》微博)

而「限古令」的出現其實早有端倪,《北京日報》年初在微博以「《延禧攻略》、《如懿傳》等宮廷劇霸屏,5大負面影響不容小覷」為題發文指出,從《甄嬛傳》、《羋月傳》、《步步驚心》到《延禧攻略》和《如懿傳》的熱播,宮廷文化傳播不斷升溫,起到豐富大眾文化娛樂生活的作用,伴隨而來的5大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

文章細數宮廷劇的五宗罪,包含「熱衷追崇皇族生活方式,使之成為流行時尚」、「精心演繹的宮鬥情節,惡化當下社交生態」、「不吝美化帝王臣相,淡化今朝英模光輝」、「宣揚奢華享樂之風,衝擊克勤克儉美德」和「片面追逐商業利益,弱化正面精神引導」。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報導提到,宮廷劇的對話,如,朕、陛下、愛妃、臣妾、小主、本宮,成為某些人的口頭語,似乎人人都成了宮中人。「甄嬛體」甚至一度成為上班族寫總結和假條的標準文本,顯示「許多人都以能沾上皇氣為榮」。

▲為端正社會風氣,大陸國家廣電總局除禁播宮鬥劇,還進一步「限古」。(圖/記者曾俊豪攝)

而宮廷劇的核心內容和主要橋段「宮鬥」一向是媒體炒作重點,但觀眾從宮鬥中只看到和學習到爾虞我詐、爭風吃醋、勾心鬥角、居心叵測和媚上欺下。文章指出,這些與大陸提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格格不入,南轅北轍,危害不淺。

從「宮鬥劇禁播」緊縮到「限古令」,有人認為壓抑創作,也有人支持這樣的作法。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上海區總經理李德順在接受採訪時提到,宮鬥劇所表現的權謀學、人性惡,對年輕職場人士而言,容易將現實的不如意在宮鬥劇中對號入座,導致放大人性的陰暗而忽略積極向善的部分。

大陸國家一級編劇孫健則認為,宮鬥劇頻繁在海外熱播,對外呈現的是鬥爭哲學,但「傳播的民族文化內涵與中國的真實歷史有出入,外國觀眾很容易對中國的文化做出誤判、形成偏見,對中國的國際形象塑造構成挑戰。」

▲關於「限古令」執行,大陸網路充斥各方消息。(圖/翻攝自微博:新浪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