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職到新領域心慌慌?金融業至網路業 無痛轉移攻略



▲XChange知識共享計畫。(圖/XChange)

圖文/Xchange

首先,弄清自己「為什麼想離開金融業?」

.是薪資福利低嗎? 這方面得多做點比較,就算跳槽的公司短時間內提供高薪,長期而言金融業有穩定加薪制度及各式福利 (比如超級優惠的員工房貸利率),也較不容易遇到倒閉問題。

.是升遷速度慢嗎?這點確實是的,除非走MA儲備幹部制度,不然依照傳統銀行業的考核制度,在沒有極特殊的貢獻下,考量制度穩定性及公平性下,在體制內想要大幅快速升遷是有相當大的難度。

.是工作內容枯燥嗎? 金融業擁有成熟的產業體系,工作切分的很細緻,搭配上完整的教育訓練及交接制度,可以保證讓一定知識程度的員工順利接手多數工作(換言之就是人的不可取代性很低,大家都是能互相替代的螺絲釘).同時,金融業在台灣高強度的監理下,不太以創新為成長獲利手段,反而是鞏固現有客戶基數及獲利模式,才是金融業運作的核心價值,所以多數的創新推動是相對困難了一點。

簡而言之,我們必須先了解自己轉職的目的,確認轉移的標的有較大機會滿足你的職涯需求。



▲金融業至網路業 無痛轉移攻略。(圖/from Unsplash)

第二點,什麼樣的公司適合去呢?

可以從兩個角度出發,一個是背景光譜,二則是地理位置。

所謂「背景光譜」就是與目前產業、工作內容的相近程度,光譜越類似的,轉職的成功率與職位的高低會有顯著的影響,不然很多工作都得打掉從junior開始練.如果以網路產業來看的話,目前金融業最容易跳的兩大主題就是「FinTech金融科技」與「Blockchain區塊鏈」類型的公司,在擁有網路屬性下,卻又需要傳統金融產業的背景知識,是最合適的選擇.下面列舉幾個可能的切入點:

「FinTech金融科技」最普遍就是支付、禮票券、P2P貸款、網路保險等領域

「Blockchain區塊鏈」包含虛擬貨幣交易所、虛擬貨幣操盤及風控、虛擬貨幣衍生金融商品設計..etc

而談到「地理位置」是台灣因為人口基數較小,對於開發網路應用其實有先天的規模限制,很容易做一做發現用戶不夠廠商不多導致養不活自己,所以台灣的網路公司很多都是國外的大廠,比如Google 、LINE、Garena、Yahoo這樣的公司,當然也有一些本土的新創,比如最近很火熱的街口都是很不錯的選擇,但如果能接受往海外找的話,會發現有更多不同的機會,就拿中國來說就有螞蟻金服、平安集團、京東金融等眾多選擇,不排斥的話也都能搜尋看看海外對此領域的人才需求為何。



▲金融業至網路業 無痛轉移攻略。(圖/from Unsplash)

第三點,有哪些工作角色能做?

切入角色其實是我自己感覺差異最大的,在當初服務的銀行總部統一都叫做PM,但其實說穿了就比較像是負責一個產品的前後端流程、業績達成等不同構面.但在網路圈的分工則較為明確,各司其職,簡單說明比較如下:

PM:通常需要兩種背景能力,一為資訊&設計背景,對於資料格式、視覺呈現有專業基礎,這方面通常是銀行出身的產品經理較為缺乏而不利的.第二則是產業背景知識,這方面承前所述,領域的類似使金融從業人員適合往FinTech及Blockchain發展.而當然如果對於某一類型網路產品有長期使用的經驗(比如社群、直播、電競),長期累積用戶角度的看法也能彌補產業背景的不足。

BD &Sales:這方面可以說最沒有侷限但又最難的一塊,通常需要有網路產業的背景及人脈才比較容易切入,而在金融業內如果有服務大型客戶經驗或產品推廣經驗的人士會相對適合,個人覺得切入難度稍高一點,但主要還是取決於談話技巧、反應力及個人特質。

Marcom:因為金融業所受的強烈監管,在行銷宣傳手法上其實相當受限,比如特定產品不准主動對客戶行銷(那還叫行銷嗎…)、各種用字用詞限制(加註謹慎理財信用至上,大家應該都看過…),所以通常銀行內採用的都是對既有客戶基數的「再行銷」,包含發送行銷簡訊/郵件或是信用卡週年慶啊促刷活動等等.各家產品差異性主要都是在品牌及價格上,比較難做出差異化服務.但對於銀行內的行銷企劃人員而言,個人覺得有相對的優勢是在數字的敏銳度方面,在廣大用戶基數的支持下有相當多數據能分析,包含客群的切割、銷售業績及預算使用數字的追蹤等等,但相對比較缺乏對產品網站點擊及流程的數據化分析,可以自己嘗試做點side project或是課程來補強。

Operation:這方面是我自己個人的切入點,是屬於比較沒被人注意的一塊.以銀行來說,數十年的客戶服務經驗,在流程面、制度面、人員訓練面都是遠較一般的網路公司成熟,所以可以藉這個核心技能作為跳板,進入心儀的網路產業,再慢慢熟悉有興趣的工作角色.而如果是要進入電商或任何有關線上付款的領域,也會有相當多帳務及金流的需求,這也是金融背景出身的絕大優勢,在未來與銀行對口討論時,能更清楚知道問題發生的節點,加速問題解決的速度並優化未來的流程。

但無論如何,上述的分法還是取決於自己的個性,金融業出身的我們得要花點時間摸索自己喜歡怎樣的工作型態。

第四點,有哪些門路管道能用呢?

網路產業的從業人員其實並沒有這麼多,所以找對門路才是擠進窄門的最佳方法.以下推薦幾個能用的方式:

內部推薦:最棒的門路!通常能避開HR的海量履歷篩選,免除掉沒有背景經驗的最大罩門,而且能透過與推薦人的交流,更清楚知道此職缺的需求及面試眉角,企業內部也通常喜歡這種有保障的推薦方式,比較不會被天花亂墜的履歷及面試技巧所欺騙.而當然每個人的人脈有限,所以筆者推薦一個相當有效率的方式就是多參與網路圈的社群,比如FB上常常會看到各種講座,幸運的話一次就能認識5~10個網路圈的從業人員,再透過私下的多交流互動,就能提升進入網路公司的機會囉.千萬不要覺得這樣很麻煩別人,通常網路新創公司也都有內部推薦獎金,這是一筆對雙方都好的方式呢。

ps.如果不害怕,也能用linkedin直接敲在該公司上班的員工,其實多數人都滿願意分享。

獵人頭及獵頭平台:次好的門路,因為有獵頭顧問們的協助,也能做到類似內部推薦的深度交流,好的獵頭顧問甚至能幫你做些就職分析,對於工作內容、薪資範疇都能提供廣泛的建議.中國甚至有一些像是獵聘及Boss直聘的平台,只要更新一下履歷,就會有不少的獵頭機會找上門.但因為獵人頭也是為了生意考量,有時候急於推薦的職位不一定適合,這以說回歸一句話,自己還是要保有辨識及挑選的想法喔。

招聘網站及官網海選:最普遍但最不有效率的方式,對於非網路背景的金融業人員,履歷方面很難和其他競爭者比較,故用此類方式通常容易石沈大海,投了數十封履歷結果連面試機會都沒有,故建議此方式作為輔助手段,以前兩者為主要進攻方式才是上策。

第五點,哪些事前準備要做?

總結以上,有兩個事前準備的要訣需要好好把握。

1.持續建立可轉移的核心能力及經驗

就像遊戲一樣,選擇讓自己非常有吸引力的技能組合,會是非常重要的.講的具體點,觀察linkedin或很多招募網站都會要求求職者使用一些關鍵字標註自己,比如FinTech、專案管理、數位行銷...etc,當然這些都是很泛用的關鍵字,我們需要的是用這些關鍵字作為hook,在搜尋的時候被跳出來,並透過簡歷表清楚說明在相對經歷的貢獻。

而特別針對金融從業而言,幸也不幸我們某些技能組非常侷限,在網路產業可能很少有用武之地,比如風險評估、比如KYC法遵,但這幾個技能在這一兩年非常幸運在區塊鏈產業有非常大的典範轉移,所以也成為了最強的hook,具備這樣技能的人才在網路業就是相當缺乏,所以建議能多跟網路產業從業人員多聊聊,了解現在產業的發展趨勢,有哪些技能可以事前多加補強,增加自己差異化的能力。

ps.個人觀察,支付金流這塊算是近幾年很適合點的一項技能,對於電商或是任何要付款的平台,都會有相當的人才需求。

2.廣泛充實目標公司的背景知識

雖然前面在PM部分已經稍微有提過這塊,但還是再多說個兩句,背景知識是相當關鍵的決定性因素.因為就算技能多麼厲害,最終也是要應用在面試公司的日常上,而能夠把東西兜在一起,避免過多和未來同事的溝通障礙,背景知識會是一切.想像一個沒有背景知識的BD要跟客戶談合作,能成嗎?想像一個沒有用戶觀點的行銷人員,他寫的文案,能看嗎?

推薦兩個方式,簡單但有效的方式:

大量閱讀:訂閱所有跟這個目標產業相關的媒體管道,包含臉書粉絲團社團、PTT也能潮一點的建立Google alert,每天關注產業的發展及大事,關鍵字方面可以環繞目標公司及其主要競品或是其服務的主要名稱、產業領域.舉例來說關注LINE Pay就連帶關注街口、第三方支付..等等。

如果更有餘力,可以把這些關鍵字轉成英文也搜一遍,找到這家公司的role model,比如支付寶、微信支付就能在上述例子納入一起關注。

ps.記得搭配適當的工具,比如關注中國就該用wechat官方帳號,關注幣圈就該用telegram

成為用戶:講這麼多,最好的方是其實是回歸「用戶角度」,筆者本身曾經拿到小米網的offer即是因為是小米產品的忠實用戶,對於其網站的規劃有深刻的想法才能一路面試順利,所以如果各位讀者想拿到某網路公司的職位,千萬要常常用時時用對方的產品,甚至最好能講出他們產品迭代的過程及使用上的想法,光是這點功課做足及熱情,在面試時絕對讓你能底氣十足,贏過多數的競爭者!

以上五點的分享,希望能對有興趣的讀者有所幫助:)

註:因筆者背景為信用卡&支付,對於全體金融業的了解不會完全通透,文章內如有誤,先請見諒並指正

XChange

台灣最活躍的網路產業工作者社群,自 2016 年成立三年以來,持續推動實體互動式講座 #產業大聚 與 #海外工作同學會、產學串接專案 #數位內容大使、知識型長期職涯共筆 #Medium知識共享計畫,從線上到線下,凝聚網路圈海內外人才。核心成員近 100 人皆以業餘時間遠端協作,舉辦 30+ 場實體講座,影響人次 5000+,並於 2018 年末於上海、北京、東京、雅加達、新加坡成立 5 大海外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