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筋不是越痛就越好! 中風後常見的4大迷思



▲中風是腦血管病變使得腦神經壞死,使中風病友大腦無法發揮原本的功能。(示意圖/pixabay)

文/吱吱復健

中風是復健科常見的族群之一,有許多家屬病友難免在面對中風時難免會有一些疑問,久了就會形成一種迷思,在病友及家屬間流傳,可能會影響到其他的家屬與病友,因此今天藉此與大家分享幾個常見的迷思:

1、中風復健只有運動嘛?

其實,運動只是復健的其中一種方式。中風復健最重要的目的應該是恢復病友的生活能力,因為中風是腦血管病變使得腦神經壞死,使中風病友大腦無法發揮原本的功能,這必須要看傷到大腦的哪一部分,大腦負責人的動作、語言、吞嚥、認知、呼吸等等全身上下的機能,中風後這些功能都有可能會受到傷害,生活上就會有面臨各種不便的情況。

語言認知功能區受損的病友在與人溝通互動上有障礙,傷到動作區最常見的就是肢體偏癱,身體會有一半的肢體動作障礙在吃飯、沐浴、穿衣等日常活動中會有許多不方便的地方,必須要針對患者本身需要的能力加強,所以中風復健是很多元化的。



▲中風引發肢體偏癱造成生活不便。(示意圖/pixabay)

動作功能障礙大部分的中風患者最常碰到的問題,訓練的重點為增加大腦與肢體的連結,讓大腦重新學習如何控制自己的肢體,並在日常生活中實際運用,譬如說在治療室訓練了把手往前伸的動作,回到家後仍需要去練習用手去拿前方的杯子,或是去按前面的電燈開關等,讓復健真正融入生活中,才能盡早回復日常生活功能與減少依賴他人的情形。接著就可以延伸到下一個問題。

2、拉筋是必要的嗎?是不是拉的越痛越好?

在強調一次中風復健必須要加強的是大腦與肢體的連結,而拉筋其實他就只是比較緊繃的肌肉拉開而已,這是一個比較被動的動作,相比主動運動,也就是自己活動手腳來說,肢體與大腦的連結性相對來說比較少,所以並不會作為主要的復健項目,比較偏向於增加復健的效果。

適度的拉筋可以讓緊繃的肌肉放鬆,尤其是有痙攣肌肉張力較高的話患者,可以藉由拉筋讓肢體有更好的活動度增加復健訓練的效果,但切記,拉到稍微緊繃的程度及可,過度拉扯肌肉引起的痛覺可能會引起反射反而讓張力增加,嚴重的拉扯更可能使肌肉組織受傷,只能先降低復健強度讓身體休息癒合,反而引響到復健的進度。



▲中風復健必須要加強的是大腦與肢體的連結。(圖/pixabay)

3、可不可以買電療回家自己電

另外一個問題也還還蠻常被問的,就是關於電療的問題,蠻常有病友會提問說可不可以買電療回家自己電?

先說結論,電療有很多種,訪間販賣的通常都是用來放鬆肌肉與緩解疼痛的,如果想要增加動作復健效果的話選擇功能性電刺激會比較有動作訓練。中風大腦神經受傷後無法傳遞神經電訊號控制肌肉做出動作,功能性電刺激可以透過電刺激來讓肌肉收縮做出動作,但仍需要透過訓練慢慢將大腦神經與肢體連結增加,不能太過依賴電療,有朝一日才有機會靠自己做出動作。

4、什麼是代償

最後一個常見的問題也是病人很常問的,那就是什麼是代償。

很多病人在治療室復健的時候動作做得不好就會被說是代償,因此大家就會誤以為代償就是不好的表現,事實上不是這樣的,代償其實就是一種替代方案。

例如說用手拿起桌上的杯子,如果杯子距離較遠我們可能會將身體向前彎來讓手抓到杯子。但是在手的動作訓練的過程中,治療師當然是希望患者專注於手的訓練,因此會要求身體不能亂動。



▲中風患者拿杯子也是訓練。(圖/pixabay)

但代償也並非都是不好的,例如說中風病人因為患側腳無力,因此在行走時需要使用四腳拐來協助維持平衡,但患者也因此有機會站起來行走,走久了,慢慢地腳力就會恢復,接著就能夠慢慢脫離拐杖的協助了。

中風復健是以恢復生活為目標

很多人中風會太過關注自己沒有辦法動作的肢體,希望他能夠回到病前的樣子,但是真的要完全恢復才能夠回到職場,出國旅遊享受生活嗎?當你每天將時間耗費在復健上的同時,已經有人拄著拐杖回到職場,甚至開著輪椅去旅遊,繼續他們的人生,復健不是要讓生活充滿復健,而是要讓生活更加美好。

此文由吱吱復健授權刊登,更多相關文章可點此「吱吱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