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公私併」 中山校長盼與高醫大結親:政府應放寬法律限制

▲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推「公私併」構想,盼能高教創新、整合人才培育、提升高教競爭力。(圖/取自中山大學網頁)

記者崔至雲/台北報導

少子化危機已經在國內逐漸造成影響,大學面臨減招、停招甚至學校停辦的窘境,教育部近年也積極推動大學的整併,希望能集中資源,給予學校及學生更好的學習環境與教學品質。但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在本期「評鑑雙月刊」提出「公私併」的構想,點名高雄醫學大學,希望能夠整合區域資源,提升研發能量。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鄭英耀在第78期由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出刊的「評鑑雙月刊」中提出公私立大學合併的構想。鄭英耀認為,除了公立大學的整併外,私立大學所面臨的問題更加的嚴峻,因為少子化最直接影響的,便是國內為數眾多的私立大學校院,因為學生多以國立大學為目標學校,中後段的私立學校容易因生員不足而招不到足夠的學生,最後面臨退場轉型的命運。

「公私併」其實不只被鄭英耀提出,在今年的大學校長會議中,此想法也被提出來討論,希望政府能鬆綁法律並給予學校更多的方案選擇。鄭英耀說明,其實大學併校在歐美國家也不乏其例,台灣並非唯一。他認為,併校並不是用來解決少子化,更重要的是透過資源整合,進一步提升高教的能量跟品質。

▲鄭英耀指出,大學不能迴避「創新」這樣的核心價值,以中山與高醫大為例,盼能為台灣高教人才培育立下一個新的典範。(圖/記者陶本和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鄭英耀舉例,像芬蘭阿爾托大學(Aalto University)是由三所大學合併,QS一年內提升了50名;倫敦大學教育學院(Institute of Education, IOE)和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CL)兩校的整併案,因為擁有更多的學術研究與教學資源,UCL-IOE合併後在2018年QS教育領域排名躍升為世界第一。

「談公私合併,真正要談高教創新、整合人才培育、提升高教競爭力,不能僅侷限思考私立跟私立、公立跟公立的整併」,鄭英耀引用美國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的例子,它是常春藤聯盟的私立大學,但康乃爾的農學院、勞工學院等好幾個學院,都是紐約州政府出錢,然後康乃爾去聘老師及招攬學生以培養人才,是以公立的方式存在;另外,康乃爾大學醫學院與紐約市立醫院合併為「紐約醫院-康乃爾醫學中心」(New York Hospital-Cornell Medical Center),都因公私合併,共享資源,擴大經營規模,成為高等教育人才培育及學術研究績效躍升的成功典範。

鄭英耀指出,公私立合併的概念,純粹是鑑於教育部近年來鼓勵中小學實驗教育創新,所以在人才培育上,大學更不能迴避「創新」這樣的核心價值。並以中山與高醫大舉例,高醫大以醫學院為主體,中山大學則一直缺少醫學這塊領域,中山過去被歸類於研究型大學,規模雖然小,但研究能量佳,如果兩校未來想要合併,就現在的法令侷限來看,私立大學董事會是關鍵,為台灣高教人才培育立下一個新的典範,像康乃爾的模式事實上是完全可行的。

除了政府應該給予法令上的修正外,鄭英耀也認為,教育部可以更開創性的就是讓大學在人事、主計、法令上有更大的彈性或者規範,不要再用公務預算來規範校務基金,此外,建議民意代表多關心大學辦學要辦理什麼特色,少對一些個案做過度的關心,至於大學中的制度或運作就盡量尊重大學自主,像台灣民主化的過程也是一步一步發展過來,台灣所有學術的菁英及專家人才,幾乎都在大學或來自於大學,應該試著多信任他們,賦予更大的責任。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