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東之旅系列三:馬爾丁 俯瞰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之美

▲馬爾丁最知名景點就是「辛居麗耶伊斯蘭書院 (Zinciriye Medresesi)」。(圖/乘翼吻旅)

文 / 乘翼吻旅

每次,當地理課本上的名詞真實盡收眼底,心裡都有說不出的感動。當我親見「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時也是如此,原來人類文明就從這裡開始。而能俯視整片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風光的地方,就屬土耳其的馬爾丁,最美!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全景,親見這般景緻讓人震撼又讚嘆。(圖/乘翼吻旅)

▲從空中看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盡是富饒之感。(圖/乘翼吻旅)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索不達米亞」在古希臘語意即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所流經之處。得自於這兩條河的氾濫使下游土壤肥沃,孕育文明:西元前4000年就有灌溉技術;西元前3200年蘇美人就發明楔形文字。巴比倫人更在這留下《漢摩拉比法典》,成就人類最早文明。文明在各族裔建造的亞述、巴比倫、波斯、希臘等帝國迭起間一興一廢,直到十九世紀中期後才讓文明重現。

▲馬爾丁是一座各種族裔共居城市,山城氣氛安逸,居民非常友善。(圖/乘翼吻旅)

▲馬爾丁是一座各種族裔共居城市,山城氣氛安逸,居民非常友善。(圖/乘翼吻旅)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馬爾丁是一座各種族裔共居城市,山城氣氛安逸,居民非常友善。(圖/乘翼吻旅)

馬爾丁 (Mardin) 是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的要城,人口十四萬,面積969平方公里,海拔1,083公尺。氣候半乾旱,夏熱冬冷,全年少雨。這裡有阿拉伯、土耳其、庫德、敘利亞、亞美尼亞等各族孕育混搭文化:遠看就像九份,家戶點點,近看石路和建築,又覺得來到耶路撒冷。

▲往辛居麗耶書院的指標,爬上山頂就能飽覽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全景。(圖/乘翼吻旅)

馬爾丁最知名景點就是「辛居麗耶伊斯蘭書院 (Zinciriye Medresesi)」。這座書院是當時這裡的統治者蘇丹以撒 (Sultan Isa) 於西元1385年建造,引領當時伊斯蘭經典的鑽研,以及天文學的研究,蔚為風潮。

▲站在書院屋頂欣賞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全景,歷史地理名詞真實呈現眼前,是旅者最佳收獲。(圖/乘翼吻旅)

書院本身建築特色更具巧思。石材取自卡帕多奇亞省的內夫謝希爾,特殊材質既沈穩,又不昏暗,每當光線灑落,或暗或明更映古文明光輝。因此書院是最佳欣賞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之處,登高俯視,平原土質或紅或綠,盡是富饒。

▲書院中央的水池,兩旁各是教室。(圖/乘翼吻旅)

書院中央有座水池,既顯建築巧思又透露哲學意境。水池兩旁是教室,透過水流聲隔絕相互雜音,又能藉由水的倒影反射,習盡天文義理。更重要的,水池被賦予映照善惡的寓意,相傳世間善惡都難逃此水映照。

▲馬爾丁市街廣場的土耳其國父、阿塔圖克塑像。(圖/乘翼吻旅)

馬爾丁和其所處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不啻正是人類善惡的映照。善的文明與惡的殺掠,至今未停。2014年由土耳其裔德國導演法提·阿金 (Fatih Akın) 所執導的電影《切膚之歌 (The Cut) 》,描述人類近代史上三大屠殺之一的「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倖存者的故事。電影放映後,讓馬爾丁唯美風光再現,也讓因敘利亞內戰而受波及的觀光再現商機,期盼美景是世間善惡的最溫柔撫慰,真如當地人所言,各族裔都能在此安居樂業。

旅遊的真相與假象,那些部落客寫不出的故事,盡在「乘翼吻旅」。(https://www.facebook.com/乘翼吻旅-252003672127643/?modal=admin_todo_tour)

▲馬爾丁是土耳其東部最適合旅遊的城市。(圖/乘翼吻旅)

▲馬爾丁是土耳其東部最適合旅遊的城市。(圖/乘翼吻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