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專家教你挑年貨!「8類食品」選購秘訣曝...別傻吃毒

▲當年貨大街採購記得要注意食品安全。(圖/記者于佳云攝)

記者謝承恩/採訪報導

過年到年貨大街採購,看到玲瑯滿目的品項,先別急著下手!灃食教育基金會智庫老師謝昌衛指出,想挑到安心的食品,需遵守5步驟,包含上網查公告、看政府抽驗有無不合格的品項、購買有合格標章的食品較安心,另外價格太便宜的別碰外,從外觀和異味也能看出玄機!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1.脫水蔬菜 (金針、筍乾等)

抽驗項目:漂白劑、甜味劑

● 金針挑選與保存
1. 避免選擇顏色過於鮮豔之產品。
2. 挑選貼有台灣金針標章之產品。
3. 如聞起來有藥水氣味,則可能為二氧化硫含量過高。

※買回後放入密封袋置於冰箱冷藏或陰涼處。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金針乾等醃製蔬菜要注意是否有藥水味。(圖/記者嚴云岑攝)

● 筍乾挑選
應選擇外觀為淡黃色之產品。

2.醃漬蔬菜 (菜脯、酸菜等)

抽驗項目:防腐劑、甜味劑、著色劑、漂白劑及甲醛。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菜脯挑選
1.不應挑選顏色過白之產品。
2.以手觸摸不應有滑膩感。

● 醃製蔬菜挑選與保存
1. 購買包裝完整之產品。
2. 購買包裝上有明確標示之產品。
3. 購買醃製液為澄清者。
4. 購買外觀與氣味良好者。
5. 含醃漬液的醃菜,貯存時應浸在醃漬液中,否則露出的部分容易發黴腐壞。

※尚未開封可不必冷藏,開封後容器應儘量密封,並置於冰箱中。

▲蜜餞要選擇包裝完整、顏色自然的產品。(圖/ETtoday資料照)

3.蜜餞食品 (金棗、橄欖、糖漬水果等)

抽檢項目:大腸桿菌群、異物、糖度、漂白劑、防腐劑、調味劑。

應選擇包裝完整、標示明確及顏色自然(避免顏色過於鮮豔)的產品。

4.水產乾製品 ( 蝦米、干貝、魷魚絲等)

抽檢項目:漂白劑(亞硫酸鹽)。

● 蝦米挑選與保存

1.觸摸感覺乾燥、色澤不要太鮮豔、無酸味無臭味最好具有蝦子味。
2.放冰箱保存以防發霉,使用前泡60度溫30水分鐘去除二氧化硫。
3.泡蝦米水丟棄不可再用。

▲蝦米等海鮮乾貨烹煮前先用60度溫水泡過。(圖/翻攝自pixabay)

● 干貝挑選與保存

1.觸摸感覺乾燥、形狀完整無裂開、無腥臭味、酸味。
2.放冰箱保存以防發霉、使用前泡60度溫水30分鐘去除二氧化硫。
3.泡干貝水丟棄不可再用。

● 魷魚絲挑選

魷魚本身肉質白,較難從顏色辨別新鮮度,建議可從表面調味粉多寡判斷加工程度,如原味魷魚絲白色粉末越多代表加工越多。

5.豆製品類 (豆腐、豆乾等)

抽檢項目:防腐劑(已二烯酸&其鈉鹽)

● 豆腐挑選與保存

1.須以低溫保存,觀察外觀形狀完整,並且略帶淡黃色,避免挑選顏色太過鮮豔或者過於潔白的產品。
2.觸摸感覺需柔軟中帶勁。
3.避免挑選聞起來有異臭味的豆腐,應該要有黃豆香味。
4.盒裝豆腐須注意外包裝是否完整與標示清楚。

▲豆腐要注意形狀、包裝是否完整。(圖/翻攝自pixabay)

● 豆乾挑選與保存

1.豆乾中常見的染料有食用色素四號或五號,此兩者皆是合法使用的色素,染色並無大礙,但若使用違法的染料,則可能會產生危害人體的疑慮,因此選擇豆乾時,挑選外觀看起來避免過於鮮黃或者潔白。
2.以適當低溫保存,並且表皮與形狀完整沒有缺角者,表面感覺粗糙且乾燥,聞起來味道沒有腐臭味。
3.無論是盒裝還是散裝皆須留意店家的衛生環境。

6.米濕製品 (粿、年糕、蘿蔔糕等)

抽檢項目:防腐劑(已二烯酸)

1.米製品外觀避免挑選顏色太白,應該以接近米的原色為適當。
2.選擇上以真空包裝為佳,避免購買表面已出現濕黏的產品,選擇包裝好的製品,並標示有效期限,冷藏保存。
3.若冷藏超過一周仍未出現酸味,可能標示有添加防腐劑。

▲堅果若產生氧化,會飄出一股油耗味。(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7.堅果加工類食品 (瓜子、開心果、花生等)

注意項目:注意包裝上的過敏原標示

1.堅果屬於油脂含量較為豐富的食品,若是包裝不當容易造成堅果內的油脂發生氧化反應,造成油耗味、變色等品質劣變的現象。
2.堅果屬於乾燥後的食品,若是包裝不當也容易產生吸濕受潮等現象。堅果類如花生若是包裝、保存不當,也容易產生具有致癌性的黃麴毒素。
3.因此在購買堅果時,建議觀察包裝是否完整、標示是否清楚 (如保存期限、製造日期等),保存也應該存放在乾燥通風的地方。

8.肉加工製品 (香腸、臘肉、肉乾等)

注意項目:辨別火腿4步驟

【 望 】看火腿油花及肉色。瘦肉過多口感太柴,建議挑選帶點油花的部位,較有油脂香。肉色部分,以粉色為佳,顏色太深、太紅,可能是亞硝酸鹽加太多所致。
【 聞 】聞來需有溫和的發酵香氣,醃漬不好或時間不夠,火腿皆無香味。
【 問 】詢問火腿醃漬時間的長短,時間越長,風味越陳越香,鮮而不膩。
【 切 】觸摸的手感,越硬越好,代表發酵時間足夠。

諮詢專家/灃食教育基金會智庫老師-謝昌衛教授(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