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不能沒有行動支付 信用卡額度還會「自動增加」

作者:鄭E子
摘自:橙實文化出版《韓國職場為何那樣?!》

●精選書摘

記得在台灣時,總是帶著一個中夾加一個零錢包,每次出門總是覺得很麻煩。如果買了網拍,還要為了付款跑去 ATM 轉帳,要是碰到賣家銀行跟自己的帳戶不同,就得再多付一筆手續費。這些看似麻煩卻很平常的事情,到了韓國之後都變得有些不同,不只顛覆了我的消費習慣,錢包還越換越小,甚至偶爾可以只帶卡夾出門。這樣的付款習慣終於讓我理解為什麼市面上會出現這麼多款式的卡夾了。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外國人辦卡看 SPEC 也看運氣

第一次到韓國準備開戶,因為什麼都不懂,所以選擇了跟韓國出入境管理局有合作的友利銀行。當時不只對韓國不太瞭解,連韓文也沒現在好,所以整個開戶過程都很緊張。當時光是拿到熱騰騰的存摺跟簽帳卡就已經很高興滿足了。時光飛逝,在韓國的時間待久了,發現只有簽帳卡還是有點不夠用。像是線上買機票時,就有一些網站只接受信用卡付款,所以這也讓我動了辦信用卡的念頭。一開始,我以為只要有收入穩定的正職工作,應該都不難辦信用卡,然而這卻只答對了一半。

上述條件只適用韓國人,當然不是說取得永住權或領有長期居住權的外國人就不適用,只是標準似乎稍微再嚴苛了一點點。這個道理其實跟我們在台灣申請信用卡比外國人容易一樣,至少不繳款就逃出國的機率稍微小一點點;所以即使同樣要審查,外國人辦卡時的審查機制還是比較嚴格。

韓國的信用卡跟台灣信用卡一樣,可以依照個人的使用額度、使用習慣申辦。我自己申辦時都習慣在入口網站搜尋「信用卡比較網站」,比較了自己有興趣的卡之後,就可以找到最接近需求的卡。一定要比較的原因除了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卡以外,也是因為「信用卡年費」。假如辦了一張卡,繳了信用卡年費,但是享有的優惠卻讓人很無感,就覺得有點不值。所以我真心推薦一定要先比較過再選擇,因為每張卡都寫得好像很厲害,可是條列式比較後就會發現真的不一樣。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基本上在韓國的外國人都可以申辦信用卡,只是要看銀行願不願意受理……一般來說,短期簽證例如唸語學堂的遊學簽證就會比較難申請;此外,打工度假簽證雖然有一年的時間,但屬於沒有固定收入的簽證類別,加上非屬於長期居住類的簽證,也會比較難申請。但是擁有工作簽證卻未必百分之百可以申請到較高級的信用卡。

因為重視 SPEC 的韓國,當外國人申請信用卡時也不會漏了這個習慣。除了看簽證以外,也看收入(月薪、年薪)、公司規模與名氣、雇用型態(正職或契約職)、資產等資格。其實在台灣辦卡也是需要審核這些條件,只是到了韓國,會感覺外國人辦卡的審核標準似乎又更高一點。

如果在韓國工作,可是還沒有申辦過信用卡的人,最快的方式就是在自己申辦存款帳戶的銀行申請,過關的機率通常很高。只是額度也要看行員心情決定,因為還是有人拿到信用卡後,發現額度不是一般的每月150萬韓幣基準,而是只有少少的100萬韓幣(約3萬多台幣)。如果要避免這種情形,其實多跑幾家銀行也是不錯的方式;即使是同一家體系的銀行,但可能因為碰到比較對盤的行員,就順利拿到自己希望的額度。

雖然說拿永住權、海外同胞等具有長期居留權的簽證,較好申請信用卡,但要用工作簽證申請到高額度又超多優惠的信用卡並非不可能。在只看 SPEC 的韓國社會裡,只要薪水夠高、公司名氣夠大,信用卡絕對下得來;不過也有個例外,就是三星跟現代這類名氣聽起來就很大的企業,他們家的信用卡就有比較多限制。雖然說這兩家信用卡的優惠很好,但申辦的審核條件也會跟著更刁鑽一點。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當初申辦三星信用卡時接到資料確認電話,發卡行第一件事就是問我簽證開頭的英文是什麼、是不是屬於長期居留類的簽證(聽說以前拿工作簽的人也可以申請,不過後來好像就變嚴格了)。接著確認年薪、雇用型態等細節後,最後一個環節便是跟台灣發卡行一樣,會特地打電話到公司確認該名員工是否在職。只要通過書審與電話審核,多半一週內會收到信用卡。不過有少數的發卡行送達速度真的快到很驚人,我自己申請三星信用卡時,就是從申辦到拿卡只花了3天時間,速度真的快得讓我很佩服。

沒有時間地點限制、沒有手續費問題的便利網路銀行

在韓國最便利的一點便是網路銀行十分普及,只要在手機下載銀行的 APP 並搭配認證碼卡,就能隨時隨地匯款,即便跨行轉帳也不需要手續費。不然超愛在網路上買東西的我,如果每次交易都用 ATM 付款的話,跨行手續費算起來也是很可觀。

不過雖然韓國的網路銀行機制十分方便,但是也有一件事情需要注意。因為某些時段是銀行精算或維修的時間,所以網路銀行在該時段無法進行交易,要特別注意網路銀行公告的時間點。

好用的虛擬帳戶與集點折現金

超愛網路購物的我, 來到韓國覺得很神奇的還有由金流端提供的一次性虛擬帳戶。

在韓國幾個大型連鎖購物網站購物時,如果以無摺存款的方式付款,則該平台會提供一個一次性的虛擬帳戶。這是以消費者名義產生的虛擬帳號,因此消費者在規定的期限內付款至該虛擬帳號後,該帳號便會自動銷帳並自動銷毀。由於該帳戶就是該名消費者專用的帳號,因此業者不必再額外一筆一筆核對,也沒有被盜用的危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韓國電商發展很快速,加上保護機制做得還不錯,所以我至今還沒有接過說我何時買了什麼、被額外扣款的詐騙電話。

另一個讓我覺得很神奇的是「集點回饋機制」。即使是販售服飾的網站,只要註冊成該網站的會員後,每次消費結帳都可以獲得約1~10%的回饋點數。未來到同一個網站消費時,累積的點數就可以做為現金折抵。

不過應該會有人覺得每個網站都不同,能折抵的金額是能多到哪吧?韓國近年來有推出 NAVER PAY、PAYCO、KAKAO PAY 等用手機儲值式的付款系統。這些手機儲值式的付款系統不只與各個網路購物平台合作, 更有業者跟銀行合作推出聯名信用卡,讓手機儲值式的付款系統跨越電商領域,進一步擴張版圖到實體店面。通常只要使用本人持有的韓國手機號碼進行實名認證後,就可以註冊並開通使用,所以加入的門檻與使用方式都不難。

這些付款系統為了吸引消費者加入並使用,與各大外送 APP、購物網站合作,推出使用該付款方式就能享有的折扣活動。除了用折扣吸引消費者使用以外,NAVER PAY 更結合集點回饋的功能,讓消費者結帳的同時,還能夠使用在不同網站消費後累積的點數進行現金折抵,且該筆消費獲得的點數也會列入累計,未來可以繼續抵用。

雖然折抵的金額未必都很多,但多多少少有一點小折扣的感覺,也讓人更想要繼續使用這個付款機制,對於該網站的忠誠度也默默升高許多。

一張卡就能走遍天下

在台灣雖然也有申請過信用卡,但我在台灣時幾乎還是以現金交易居多,像是中午到小吃攤吃飯、到手搖飲料店買飲料等都是用現金。然而到了韓國後,除了少數一些路邊攤無法使用信用卡支付以外,幾乎吃喝玩樂都可以刷卡搞定。韓國人幾乎人手都有一張卡,似乎看不到身上帶一堆零錢的人,某種程度上也是辨別外國觀光客的一個小小指標(?)。


我個人覺得在韓國一定要有一張信用卡,因為有不少發卡行會推出各種優惠!像是會有電信業者跟銀行合作推出月刷卡額達到30萬韓幣(約台幣8千多),就可以抵扣1萬1千~1萬5千韓幣(約台幣300~400元)話費的方案。抑或是搭配特定銀行的信用卡可以享有一定折扣。此外,像我就會選沒有每月消費最低額度限制的小額折扣信用卡,這樣每個月結算每筆交易時,幾乎都可以享有小小折扣,算起來也不無少補。

另一個我覺得信用卡使用率普及的原因,就是韓國消費金額幾乎都是整數,如果找錢時拿到了100元、500元韓幣的零錢,都會因為額度較小,沒辦法買什麼東西而覺得很麻煩。也因為這種零零散散的零錢很不方便,所以截至去年韓國市調結果,韓國人使用信用卡消費的比例幾乎已經超越現金了。也因為這樣,錢包也從原本要分零錢包跟一般皮夾,到現在可以偶爾只帶一個卡夾就出門,方便很多。


此外,在信用卡使用普及率很高的韓國,不管是搭計程車、吃飯、喝酒、買菜等,大部分只要是有店面的店家都支援信用卡支付。只是使用信用卡支付的話,店家需要負擔部分的銀行手續費,所以店家通常更喜歡消費者使用現金支付。因此韓國雖然沒有殺價的文化,但有些服飾店為了吸引消費者,特地打出現金付款可享有現金折扣的服務。但也因為店家偏好消費者使用現金支付,所以小額的小吃店有時會刻意把信用卡讀卡機藏起來,希望消費者盡量現金付款,這也算是小吃店業界不能說的秘密吧。

除了一張卡就能出門的消費機制,喜愛追求方便、快速的韓國也慢慢在推行手機虛擬信用卡。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三星集團推出的三星PAY ,只要按下手機就會跑出一張虛擬的信用卡,店家掃描後就能完成付款。現代集團也為此推出每次交易都可變換信用卡號的虛擬信用卡。此外,韓國地鐵 T-MONEY(類似悠遊卡的東西)也結合手機 SIM 卡,推出只要認證後就可以用手機感應支付交通費的功能。就連攜帶麻煩的會員卡,近來都有業者 APP 整合,消費時只要叫出店家的會員卡,就可享有優惠與不定期的會員折扣。

只是雖然有在推行虛擬卡片的機制, 但目前大部分的人還是使用實體信用卡居多,不過順利的話,未來在韓國也許真的可以只帶手機就出門購物了。

韓國上班族的小小節稅妙招:現金領收証

韓國因為所得稅都是每個月先從薪水裡預扣,隔年做年末精算時再確定是否要補稅。所以每年到了要報稅的時刻,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因為有家室的人或是年所得未達年薪3千萬韓幣的人,通常不但不用補繳稅,還有機會獲得傳說中「韓國上班族第13個月薪資」的退稅。

但還沒有結婚的我無法奢望拿到退稅,每年都只祈求不要補稅就好。也因為在韓國一整年的消費額核算後,可以在年末精算時拿來抵稅,所以每次都跟同樣在韓國的台灣友人開玩笑:「欸!你今年要多花點錢,不然明年又要補稅了!」只是……不是每筆交易都可以抵稅,所以我們永遠都在傷腦筋要怎麼樣才可以逃過這個命運。

基本上在韓國只要有申請信用卡、地鐵月票,都可以到韓國國稅廳的 HOME TAX網頁登記,這樣消費紀錄都可以在年末精算時一併核算進去。雖然有聽說即使信用卡沒特地在 HOME TAX 上登記也會列入核算,但我覺得保險起見還是登記比較好。

另外,雖說信用卡消費額度是可以拿來抵稅的,但是並不是無條件將所有消費金額列入計算。至2018年止韓國政府公告的消息表示,如果信用卡消費額度超過年薪的25%,則整年的信用卡消費額度僅有15%可以列入核算抵稅;其餘的簽帳卡消費、現金消費、交通月票等消費金額,皆享有30%的抵稅額度。加上從2017年就有消息表示韓國政府有意要在2018年底廢掉信用卡消費抵稅的制度,所以未來信用卡消費究竟還能不能像現在一樣具有抵稅效果,仍是個未知數。

也因為上述的抵稅額度限制,所以信用卡再怎麼方便,簽帳卡跟現金某種程度上還是十分重要的存在。只是現金消費該怎麼知道是誰買了東西、花了多少錢呢?韓國跟日本一樣消費時只會拿到收據,但是如果是用現金消費,可以報上登記在自身名下的手機號碼,跟店家索取「現金領收証」就可以順利列入抵稅額度啦!申請現金領收証功能的方法也很簡單,只要進去韓國國稅廳 HOME TAX 網頁,依照網頁指示進行認證後,就能開通這個功能。這樣一來,以後出門用現金消費只要報電話號碼,就能請店家提供現金領收証了。

不過現金領收証並不僅止於實體店面的現金交易!韓國因為也很盛行網拍,所以網拍付款時選擇「無摺存款」(註1)並標註「匯款人姓名」後,最後有個「是否用手機號碼申請現金領收証」的選項,勾選後就能列入扣稅額度囉。

註1|無摺存款(무통장 입금,MU TONG JANG IB GEUM)希望透過匯款支付款項,又拿到現金領收証的人,就可以透過無摺存款進行交易。交易時記得先告知匯款人的姓名,這樣收款人收到款項時才能順利對帳。此外,無摺存款不只能透過網路銀行進行,透過收款人帳戶所屬銀行提供的實體ATM,也不用支付手續費。

會自動增加的信用卡額度

讓我覺得比較特別的是,信用卡額度會依照消費者的能力自動調升,可能申請時額度只有每個月200萬韓幣,但幾個月後發卡行可能會依照繳款狀況、消費額度等,自動調到每個月1千萬韓幣甚至更高。如果發卡行沒自動調升,申請人也可以申請額度調高。

另外,之前跟銀行行員聊天時發現,雖然信用卡申請審核的判斷標準很主觀,但是一般來說只要有長期居住類的簽證(且簽證期限還有6個月以上)、擁有穩定的正職工作且月薪是200萬韓幣起跳,基本上幾乎每家銀行的信用卡都會下來。我自己覺得最容易下來的是友利銀行,應該也是因為使用友利的外國人很多,所以外國人申請戶通過的機率較高。

但我自己感受到的是,目前整個金融市場對於外國人的限制還是比較多。只是隨著在韓國的外國人增多,近來新聞報導也指出銀行業者開始注意到在韓外國人是個可開發的潛力市場。因此,雖然目前為止辦卡還是有很多門檻限制,但感覺未來這塊市場也會慢慢對外國人放寬限制。

★ 本文經橙實文化授權,摘自《韓國職場為何那樣?!》

★ 職場部落客我在韓國 我叫卓、我的首爾櫃姐日記、喜娜與小眼睛喔爸在韓國、登機證的自白好評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