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罵「沒人當你啞巴!」新加坡男童8年不說話 崩潰撞牆面對霸凌

▲ 黃欽韋目前是名展覽助理人員,在大多數情況下都能順利與人談話。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多年前,新加坡一名8歲男童生性活潑開朗,在某個上學日被老師責罵「你不說話,沒人會說你是啞巴」。但這句話在他的心中激起「失控」漣漪,從不跟同學們說話,到害怕出聲咳嗽、打噴嚏,甚至被霸凌也不敢反抗,最終情緒崩潰,用撞牆、撞桌子自我傷害來抒發壓力,自此走過8個無聲年頭。直到中學四年級,他才成功開口與同學進行第一次交談。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海峽時報》報導,這名男童就是《沉默不是金》(Silence Is Not Golden)一書作者黃欽韋的「焦慮」人生,而這一切要從他的校園生活說起。

▼選擇性緘默症黃欽韋從小所面臨的焦慮症。

黃欽韋在校期間經常被老師責罵或懲罰,他不但要到教室外面罰站,還會被老師丟課本或打後腦勺。在他8歲的某個上學日,他的老師忍不住脫口「你不說話,沒人會說你是啞巴」,讓他從此認定「不說話才是好學生」,並開始相信說話是個不可饒恕的行為。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三年級開學日這天,黃欽韋決定在學校時一句話也不說。不料半年後,這個行為開始失控,因為當他面對同學們的霸凌和排擠時,他無法吐出任何一句話,只能崩潰地用頭撞牆、撞桌子來抒發情緒。此外,他也害怕咳嗽、打噴嚏會發出聲音會引來他人注目,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與他人對到眼也會覺得壓力很大,總是低著頭,頸部肌肉僵硬,肢體協調也受到嚴重影響,一度需要使用繃帶來抬脖子。

黃欽韋提到,雖然他上學期間沉默不語,但他在家時會和家人交談,儘管當他感到焦慮時就會不說話。直到9歲這年,他確診選擇性緘默症(Selective Mutism),也就是不能和某些人或是在某些情況下說話,「過了一段時間後,我的沉默再也不是種選擇。」

▲ 黃欽韋提到,「過了一段時間後,我的沉默再也不是種選擇。」(示意圖/免費圖庫Pixabay)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接受治療後,黃欽韋終於重新找回自己的聲音,在中學四年級快結束時,成功與同學們進行第一次交談,並在2015年畢業於新加坡工藝教育學院(Institute of Technical Education),更在2016年出書寫下自身生活歷程。

憶起治療時期的那段歷程,黃欽韋提到,「當(患者)看到有人跟他們有著一樣的情況時,他們在那個環境下會覺得有安全感,還能分享很多東西,那是最為重要的支持。」他如今也選擇站出來幫助與他擁有相同症狀的患者,「沒有人可以獨自過完這一生,尤其是那些經常面對漫長、艱難旅程的選擇性緘默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