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家口罩廠商」出爐!經濟部公布60條產線 一張表看3大廠分最多

▲蔡英文日前曾視察台灣康匠生產口罩。(圖/資料照)

記者許力方/綜合報導

口罩購買實名制上路,政府統一徵用口罩,經濟部同步衝刺口罩產能,斥資約2億元自製口罩設備,新建60條每日生產10萬片的生產線,12日公布了60條產線分配結果,由15家廠商獲選,其中台灣康匠、永猷、恒大三大產商各配置10機台,數量最多,初估3月初可達國內日產可望達到1000萬片。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經濟部工業局12日公布「口罩生產廠商利用本部附條件贈與機台生產口罩遴選結果」,共15間廠商獲選,數量最多的是由新北鶯歌的「台灣康匠」、「永猷」以及台南白河的「恒大」各分配到10台,其次為台南將軍的「康那香」、基隆七堵的「順易利」也各配5台,彰化田中「舜堡」4台。

▲經濟部公布:口罩生產廠商利用本部附條件贈與機台生產口罩遴選結果。(圖/工業局)

彰化田中「宣德」、台南學甲的「格安德」3台,宜蘭五結的香港商「麥迪康」、高雄三民「淨新」、桃園龜山「易廷」各配得2台,新北林口的「威欣利」、八里的「加利」、新竹新豐的「弈綸」、嘉義朴子的「昭惠」各1台。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15家廠商分配在北部8家、中部2家、南部5家。依據經濟部遴選條件公告,廠商承諾於3月2日前完成新機台安裝並開始生產,每一新機台每周產量至少70萬片口罩,且每一新機台總產量至少500萬片口罩。官員指出,500萬片中的120萬片政府不收購,為廠商必須提供;其餘的380萬片則依照目前的徵用價格徵用。

經濟部表示,原來需要半年工期的口罩產線,因有工具機、機械業者的主動協助,希望可以用台灣世界級的技術跟零組件,支援政府打造產線,工期壓縮在一個月內全部完工,堪稱「不可能的任務」,助攻國內口罩日產能自3月起上看1000萬片。

此外,經濟部也澄清,工業局已積極和台灣區不織布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世中、口罩原料廠商及口罩製造商多次開會研商,分階段、逐項確認原物料供應情況。目前徵用之醫療口罩主要材料為三層不織布,包括內層親水不織布、中層熔噴不織布、外層紡黏不織布;以及鼻樑條、耳掛等主要材料,相關材料都有國產,且國內的材料供應量與備用存量都足夠。

經濟部特別感謝包括南六、康那香、恒大、敏成等不織布廠商,以及台塑等材料廠商,在國家防疫需要時,優先供應國內口罩生產需求,確保國內供應無虞。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0愛你愛你~情人節禮物來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