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美術館年度壓軸藝術展 展現舊城風貌

▲美術館年度壓軸《藝遊為境:遇見新竹新藝象》當代藝術展(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新竹振道記者李介蓉/新竹報導

新竹市美術館年度壓軸即日起展出《藝遊為境:遇見新竹新藝象》當代藝術展,策展主軸以東門市場及北門大街做為核心,邀請8組藝文單位與15位藝術家參與創作,架構出「打開東門」、「傾聽北門」與「藝遊四方」三個主題,並搭配街區小旅行以及手作活動,帶領民眾一同發現在地趣味,展期至明年1月1日止展,歡迎各地民眾蒞臨觀賞。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市長林智堅表示,新竹市為北台灣最早開發的城市,其發展可追溯至明鄭時期,從清朝到日治時代,一直是北台灣政經要鎮,歷史古蹟遍佈全市,如具有「新竹之心」之稱的東門城、北門大街上的周益記、新竹都城隍廟等,為新竹累積了豐富的文化底蘊。尤其,近幾年新竹人文意識高起,社區型態的文化推播場域與在地人文團體陸續展露頭角,本次透過歷史、藝術與人文的追溯和分享,以美術館為中心,讓藝術計畫遊走於城市之間,加深市民對城市的印象與共同感。

文化局表示,城門承載著歷史的記憶,也建構了新竹的道路與規劃,本次展覽主要以新竹城門延伸出的場域劃分展區,透過藝術家的觀點,展現新竹舊城區獨到的面貌,由<周益記>、<見域工作室>、<東門城之內>、<開門工作室>、<美感細胞>、<小路映画>、<江山藝改所>、<入矩雕塑工作室>,以及Candy Bird、Rae、日淳、李勇志、李霽、吳芊頤、吳振宇、徐至宏、陳于文、游智涵、游尊鈞、廖苡秀、賴士超、謝怡如等8組藝文單位與15位藝術家,共同架構出「打開東門」、「傾聽北門」與「藝遊四方」三個策展主題。

策展人黃翔小姐表示,「打開東門」以臨近東門城的東門市場作為計畫場域,東門市場過去曾為藝術集散地與市民生活重心,然而隨著都市核心的轉移而沒落。因此,本計畫邀請<東門城之內>和<開門工作室>,藉由小茶車計畫、鐵門彩繪計畫以及藝術家廖苡秀的打開鐵門攝影計畫,在市場內建構了一個居民閒話家常的空間,重新塑造東門市場的亮點,也傳承市場數十年的歷史脈絡。

「傾聽北門」則著重於過去商業活動重要據點北門街,由<周益記>以及<見域工作室>串連藝術家賴士超、李勇志、李霽和吳芊頤,分別進行「北門街聲音計畫」、「竹科‧複刻計畫」、「蓪草花藝裝置」和「追憶花窗之美」四項計畫,重新體現新竹北門大街的歷史與故事。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周益記為北門街望族周敏益的故宅,由民間單位發起古蹟復興,希望藉由將周益記回溯為歷史建築博物館,推廣北門街在地人文意象。媒合周益記及聲音藝術家賴士超,透過搜集而來的在地聲音,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傳遞北門街上建築體的故事,共同打造現代版說書人似的遊街語音導覽。

李勇志透過「竹科‧複刻」的商標拓印手法,移植於舊式建築原先中文匾額之處,營造出科學園區與北門大街的時代性落差。「蓪草花藝裝置」則由藝術家李霽使用蓪紙草打造花藝裝置作品,藉由在地傳統技藝以及過去新竹山區重要的經濟作物,呈現在地之美。

藝術家吳芊頤則搜集北門街上的鐵窗花紋,利用複合媒材創作帶來「追憶花窗之美」,結合窗花樣式與實體窗面,建構出創作與實體交錯的趣味感。

「藝遊四方」,從無框架的藝術出發,藉由藝術家Rae的「Anini寄宿計畫」以及「美感細胞-教科書再造計畫」,透過人與人的互動而產生激盪,傳達藝術美學的延伸與再製。「Anini寄宿計畫」是藝術家Rae的一項實驗性計畫,計畫中的主角Anini是Rae創作下的系列立體雕塑,透過寄宿計畫將Anini推廣至不同的展示空間,探討人與人之間的互信與互愛。
而由交通大學學生發起的「美感細胞-教科書再造計畫」,概念發想來自於國民教育的教科書影響了多數人對於平面設計的想像,美感細胞團隊期待透過教科書的美化,逐步帶給學童美感設計與思維能力。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藝遊為境:遇見新竹新藝象》系列藝文活動將帶領參觀民眾一同發現在地趣味,11月26日開門工作室《東門市場攝影導覽》、12月3日Rae《藝術家創作分享》、12月4日吳芊頤《印象窗景─紙膠帶拼貼工作坊》,12月17日周益記《新竹舊城小旅行》,期待和市民分享每一個新竹故事,串連記憶共鳴,歡迎各地愛好藝術的朋友蒞臨新竹一同遊覽藝術境地。詳情請洽1999市民服務專線或撥打03-5332841專線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