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亂傳!氣象局破除謠言「台灣不可能發生規模12地震」原因曝

▲台灣不可能發生規模12地震。(圖/氣象局)

▲台灣不可能發生規模12地震。(圖/氣象局)

記者李宜秦/台北報導

台灣位處板塊交界處,因此導致地震頻繁,不過中央氣象局表示,地震規模受到斷層面積、滑移量控制,以台灣的地質構造而言,不太可能發生規模8以上的地震,甚至不可能產生規模12的地震,否則200兆公尺的錯移量,已經超越整個地球。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氣象局表示,基本上大部分的地震都是由斷層錯動而產生,從歷史地震會發現,當今天斷層的面積越大、滑移量越多時,對應到的地震規模就會越大。而看似只要有無限長的斷層或是無限多的滑移量,就能有無限大的規模,然而,實際在地球上,斷層面積、能產生的滑移都是有限的。

氣象局表示,以斷層面積來看,即使有很寬的斷層,往下的深度還是會被地球的物理性質限制;隨著深度越深,溫度也會越高,當岩層變成像是黏土般,外力一推就變形,沒辦法累積能量、產生地震,因此,斷層面積很難無限的向下擴大。

以臺灣本島上最長的車籠埔斷層為例,當時的斷層面積約為 2000 平方公里,根據地震矩規模的定義,如果要產生規模 12 的地震,約要 200 兆公尺的錯移量,已經超過一整個地球了,換言之,台灣不可能發生規模12的地震,也不太可能出現規模8以上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