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完舞常半夜痛醒!20歲女大生驚見「髖關節磨損」 禍首竟是它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20歲的小呈,是個喜歡跳舞的大學生,平時專攻芭蕾、民俗與傳統舞蹈,但自2、3年前開始出現髖關節疼痛,有時半夜會痛醒,甚至難以行走,後經檢查發現是雙側髖關節發育不良,造成髖關節早期磨損,所幸透過3D列印搭配微創全髖臼轉位術,終於將髖關節接觸面積調回正常,讓她重拾跳舞人生。

▲小呈在接受3D列印搭配微創全髖臼轉位術後她重拾跳舞人生。(圖/記者嚴云岑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髖關節發育不良在台灣的發生率約為百分之1.3,也是大多數髖關節退化需接受髖關節置換手術的原因。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患者因為髖臼發育不全,造成髖關節不穩定,受力面積減少。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收治小呈的台北榮總兒童骨科部許逵翔主任表示,輕微的髖關節發育不良比起正常發育的髖關節大約需要承受2-3倍的壓力,小呈來院時經X光檢查,發現其髖關節接觸面積僅有1.25平方公分,遠低於正常女性的15~20平方公分,也讓髖關節承受10倍以上壓力。

▲台北榮總兒童骨科許逵翔醫師與身障重建中心余文展助理研究員拿著小呈的髖骨3D模型合影。(圖/記者嚴云岑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逵翔提到,重度髖關節發育不良患者若未治療,可能30~40歲就要換全人工髖關節,一般使用壽命20年,60歲又要再接受一次人工髖關節,第二次預後比第一次差。做了手術後30年內有8成機率不用換人工髖關節。

有鑑於小呈喜歡運動,年紀又輕,臺北榮總髖臼發育不良治療團隊建議,以微創式全髖臼轉位手術來增加髖關節穩定程度及增加受力面積,減少未來需要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機會。由骨科部與身障重建中心合作,將小呈髖關節3D模型印出,並計算好轉動角度,以達個人化精準治療。

許逵翔指出,微創式全髖臼轉位手術,相較過去的髖臼截骨手術能夠更自由地進行髖臼的移動,達到理想的髖臼位移,且不傷及骨盆本身的穩定程度,因而病人能夠更快的恢復,加上仔細的個人化術前計畫,能夠避免術後矯正角度過大,神經受損,以及撞擊症候群等併發症。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雙側矯正後,可看見髖關接觸面積已擴大許多。(圖/台北榮總提供)

俞文展助理研究員說明,臺北榮總3D列印中心具有成熟的虛擬手術規劃技術,能根據患者術前電腦斷層影像,重建出骨骼3D電腦模型,也能在電腦中模擬切割、移動或旋轉骨塊等行為,並且在模擬後計算關節接觸面積,協助醫師做出最佳的術前規劃。完成規劃後,甚至能3D列印出手術導引器具,協助醫師將電腦中的規劃應用於病患身上,讓手術更精準且更快速。

小呈表示,一開始先進行一側的髖臼矯正手術時,最怕就是術後疼痛及擔心不能再回去跳舞。醫療團隊提供全方位的止痛方案,術後幾乎感受不到疼痛,且經由術後復健指導,隔天就能夠下床自行移動。

術後一個月就能夠行走不需要拐杖,術後6週走路已看不出來有開過刀,過去困擾自己的髖臼疼痛問題得到了顯著的進步,之後也做了右側矯正手術,同樣恢復良好,現在已能自在跳舞。她也希望藉自身經驗呼籲有相同症狀換,可透過北榮技術恢復正常生活。

▲3D列印精準規劃+微創全髖臼轉位手術,二十歲女大生重拾跳舞人生 。(圖/記者嚴云岑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