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開怪手挖到一塊顏色異常「岩石」 竟是3枚白堊紀恐龍蛋

▲江西一名工人在工地挖出3枚白堊紀時期的恐龍蛋化石。(圖/翻攝紅星新聞)

▲江西一名工人在工地挖出3枚白堊紀時期的恐龍蛋化石。(圖/翻攝紅星新聞,下同)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江西一名建築工人李先生5日在開怪手施工時,挖出一塊顏色與周圍石頭不一樣的石塊,李先生仔細一看,這塊石頭上的紋路有著3個類似「蛋」的形狀,感覺有點像化石,連忙向有關單位通報。這塊「岩石」經專家帶回分析後確認為恐龍蛋化石,埋藏年代為晚白堊紀早中期,距今約9500萬年至8000萬年,目前已交武寧縣博物館保存。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紅星新聞》報導,目前已裸露的恐龍蛋化石有3顆。其中1顆蛋殼剝落較多,另外2顆保存較完好。從科學分類角度來看,本次出土的恐龍蛋為蜂窩蛋類。另根據蛋殼的顯微結構判斷,這些蛋為石筍蛋科的珊瑚蛋,曾在浙江、河南等省份的晚白堊世地層中出現,距今約9500萬年至8000萬年。

發現恐龍蛋化石的李姓工人提到,化石是無意中挖出來的,也算是一種緣份,「如果那塊石頭沒有被獨立剝出來,他將那塊石頭獨立裝車,倒在壩上填埋,就不能發現恐龍蛋,未來博物館要展出恐龍蛋的話,會帶著孩子去參觀。」

武寧縣博物館辦公室張主任表示,發現化石時是跟石塊完全黏在一起,已經被施工方人員搬到了一邊,「工作人員當即先進行一個大致鑒定,經初步鑒定為恐龍蛋化石可能性較大後,就將其運回博物館的庫房裡收藏保存。」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博物館也請專家對現場進行研判,認為現場情況比較複雜,多數土層都已經被破壞,再進行挖掘,找到恐龍蛋化石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小,幾乎等於零。

大陸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專家王強強調,這次不僅是武寧縣首次發現恐龍蛋,也是江西西北部首次發現,「從地質學的角度,這些標本的發現,豐富了石筍蛋科珊瑚蛋屬的分布範圍,且對研究贛杭構造帶南北古地理及恐龍的生存環境的變化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實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