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再教育

陳鴻逸

筆者曾於以前的文章中提及,公民教育的實施不能只是一種形式,更不能只是某個類似於「公民與道德」的教育科目而已。然而,經過二年來的歷程,雖然一樣認為公民教育不能流於形式外,但也不應有所流失。無獨有偶,這恰與前幾期的《天下雜誌》之專題報導不謀而合。因為這啟示在於,公民社會的到來不僅僅只是經濟發展、教育程度提昇,更多時候是嵌合、隱含於公民的自我意識、他人觀感的多重交合點上。

一如雜誌中引用大學教授洪蘭的親身實例,說明學生在推考研究所時,進入一個公共場合時的舉止態度,使得洪蘭教授不免為此擔憂了起來。因為一方面她看到了許多在學識上相當優秀的學生,但卻也目睹了學生對於基本儀態的疏缺。洪教授歸納出許多原因,其一是「公民教育」的提昇與反思。

然而究竟什麼才是公民應備的涵養呢?其面向眾多、方法各異,且各有其教育、社會的專家學者提出精闢的見解,此非筆者能力所及,但筆者想提出的,其實就是「應、對、進、退」四個字的準則。這看來簡要的字眼,不免遭受讀者的質疑,什麼是所謂的應對進退?其實只要細想,當我們在與他人聚會、餐桌上應有的禮儀、與他人相處的互動、對不同意見的包容態度,都可被概括其中不是嗎?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過去,我們總以為公民道德可能含涉了太多的道德性的教條,且無法與現實社會接軌,故應予以適度地檢討。但放置在日常生活中,若也無法應付基本的事務的話,那麼似乎又是教育上的一大缺洞。故回到最初原始的狀態,「應對進退」不僅僅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區隔出個人氣質的方式,甚或是個人認知自己的社會位置、角色的重要關鍵。當然,這並不是要將公民教育無限上綱到一種階級的劃分,反而是指向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於「禮儀」的認知與實踐,所謂的小細節看出個人修養即是透過這種微細的部分。

也許做個公民並不困難,但要認知到做一個公民的重要性卻顯乏然,而你我都成為合格的公民了嗎?

●作者陳鴻逸,彰化師範大學博士生。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