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一年四季都有病例 出現肺結核症狀卻被誤以為感冒

▲▼咳嗽,感冒,過敏,難過(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感冒常見的咳嗽症狀,在其他疾病也會出現,尤其若發現自己久咳不癒,建議應該儘速就醫檢查。(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正當全民提高防疫警戒,戴口罩、勤洗手全力防範新冠肺炎(COVID-19),並且時時刻刻注意自身健康狀況,當有咳嗽、發燒等類似感冒症狀,就會讓人很緊張擔憂染疫,但有些慢性傳染病也有這些常見症狀,例如仍普遍存在於全世界,在未開發及開發中國家盛行率高的「肺結核」,別以為自己不可能會得這種病,因為肺結核目前仍是影響國民健康的傳染病之一,一年四季都有病例,從發生率來看,男性比女性高、老年人比年輕人高。防治肺結核的重要策略,就是及時診斷及時發現與積極治療,才能降低發生率。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認識結核病 出現症狀盡快就醫檢查
結核病是由一種好氧性的耐酸性結核桿菌所引起,主要傳染途徑是飛沫與空氣傳播,像是病患在咳嗽、打噴嚏、談笑、唱歌或吐痰時,若不小心吸入帶有結核桿菌的飛沫,就有感染風險,只是初感染時,不立即發病,早期沒有明顯異狀,容易讓人延誤病情,臺中市政府呼籲民眾,一但發病出現咳嗽超過2週、體重減輕、倦怠、發燒、食慾不振、咳血、胸痛等症狀,就要盡快就醫檢查,倘若確認遭結核菌感染,目前已有抗結核藥物治療,只要積極配合,依照醫師指示給予的適合當藥物處方每天服藥,是可以痊癒並徹底擊退肺結核。

▲肺結核在初感染時不會立即發病,有些人甚至不會發病。(圖/翻攝自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降低結核病發病機率
不過結核病還有另一特色,就是潛伏期長,結核菌可長期潛存在宿主體內,不是所有人都會發病,因此有的人感染後卻無感,完全沒有任何病灶顯現,而在未發病狀態下,不具傳染力,被稱為「潛伏結核感染」,但也不能就此輕忽,因為終生仍有5~10%機會發病,又以感染後首2年內的發病率最高,此外,免疫力較低的生物免疫抑制使用者、洗腎病人、器官移植者、糖尿病患血糖控制不佳者、癌症、愛滋感染者…等也是高風險族群。針對現行的潛伏結核感染,在經過醫師的診斷評估後,選擇適合的處方,例如短程治療處方-速克伏,只需每周服用一次,共12次(3個月療程),其實可大幅降低未來發病風險。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臺中市政府為了降低結核病發生率,針對結核病高風險族群,如人口密集長照機構住民與員工、監獄受刑人與員工、60歲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病患(COPD)及洗腎患者等慢性病個案,納入高風險族群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對象,與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及臺中榮民總醫院共同合作,今(110)年已提供達1600人執行潛伏結核感染篩檢,極力找出社區中潛伏結核感染者,並鼓勵進行預防性治療,以降低發生率,早日達到2035年終結結核之目標。

罹患結核病免恐慌 配合治療可治癒
當發現身邊的人罹患結核病,或是自己久咳有疑似症狀、曾接觸傳染性肺結核患者,千萬不要過度恐慌,自己嚇自己,突增過多的煩惱,面對疾病的基本應對就是先尋求醫療進行檢查。由於肺結核症狀也常出現在其他慢性胸腔疾病,透過痰液檢查、胸部X光檢查等檢驗工具,加上綜合病人症狀後,才會做出完整判斷,結核病是可以治癒的疾病,最重要的是必須配合治療,才能避免傳染他人,尤其是同住一室的家人或密切接觸的人。

▲結核病患在治療時期應按時服藥、不擅自停藥。(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全面照顧 擊退結核病
結核病並非難纏的疾病,病患按規服用抗結核藥物、不擅自停藥,飲食均衡、適度運動、睡眠充足,維持規律生活作息,做好個人衛生,並定期回診按時複查,居家用藥治療也能得到好的效果;具傳染性的結核病患,若與他人共處,應注意居住環境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並遵循餐具分開使用、公筷母匙原則,同住的家人也可同桌吃飯,不必害怕被傳染。對於疾病越是了解,對於防疫以及治療更是全面。

臺中市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