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柯文哲示警:萬華疫情趨緩 其他11行政區「數量增加」

記者袁茵/台北報導

指揮中心26日公布,新增302例本土病例,個案分布以新北市152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87例;校正回歸則有331例,以台北市221例最多,其次為新北市102例。台北市政府26日下午3時30分召開防疫記者會,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萬華地區趨緩,但其他行政區確診數有增加。

▼北市26日最新疫情資訊。(圖/北市府提供,下同)

台北市政府26日下午3時30分舉辦防疫記者會,由台北市長柯文哲、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親自出席,預計將針對疫苗、快篩陽性者可居家隔離、紓困措施、北市醫療量能等問題做出回應。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柯文哲公布25日快篩統計數字,中興278人,剝皮寮286人,和平247人,總計811人,陽性率平均為7.4%

柯文哲提及,中央26日公布的確診人數是663例,有11死亡,不過這663裡面,還有所謂校正回歸331例,「所以校正回歸比當日公布的還多,目前這數字本身已經失去實質意義,大概還是要看趨勢比較重要。」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柯文哲說,5月9日至5月15日的總計確診數為561,5月16日至5月22日的確診數總計為782,「這數量還會增加!」因爲中央是以PCR確診才算確診,不像快篩一樣即時,所以這數字不是很準。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柯文哲表示,看趨勢萬華還是最多,從323變成410例,固然萬華有上升,但有一個程度的踩剎車,不是倍數型上升,只是其他11行政區多多少少有上升,「所以在萬華地區應該說趨緩,沒有很快繼續上升,但不可諱言,北市所有其他行政區都有相當程度的病例。」

柯文哲強調,大家不要誤以為目前北市只有萬華是疫區,其他地方還是有感染可能;坦白講超過50例確診要做疫調很困難,憑良心而言,整個疫情在北市沒有爆炸性成長,但數量有增加,感染到發病大概要7天,發病到被篩檢出來、PCR做出來要報中央,大概現在平均做檢查到報告是超過5天,且大部分人不是發病做篩檢。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指揮中心26日表示,新增302例本土病例,為158例男性,144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8日至5月25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152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87例,桃園市21例,基隆市13例,台中市9例,新竹縣4例,屏東縣、雲林縣、台南市、宜蘭縣、高雄市及彰化縣各2例,花蓮縣、嘉義市、台東縣及連江縣各1例。

指揮中心提及,校正回歸個案331例中,為160例男性、17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3日至5月25日;個案分布以台北市221例最多,其次為新北市102例,桃園市3例,基隆市及台中市各2例,苗栗縣1例。

▼柯文哲。(圖/北市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