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可能發生「規模9↑」地震? 氣象署早解答

▲▼花蓮玉里鎮中山路房屋倒塌,最後受困母子已被救出,總統計受困4人全數救出。(圖/花蓮縣政府提供,下同)

▲圖為2年前的918強震。(圖/花蓮縣政府)

記者鄺郁庭/綜合報導

昨(3)日一早發生規模7.2地震,是921之後最大地震,中研院地科所特聘研究員馬國鳳提醒,未來可能還會發生規模8強震,「大家要有心理準備」。就有網友好奇,台灣有沒有可能發生規模9以上的地震?話題引發討論。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昨日發生地震後,中研院地科所特聘研究員馬國鳳指出,這次地震是台灣造山運動造成板塊運動的能量釋放,和琉球海溝有關,發生規模7地震是在預期中,不過未來確實可能還會發生規模8的強震,「大家要有心理準備」。

就有網友在PTT的Gossiping板好奇詢問,「台灣不可能發生規模9以上的地震?」他看到別人的分析是說,台灣的斷層頂多就100公里,要到規模9以上的地震需要大斷層,而花蓮外海的7.2已是上限。

事實上,中央氣象署曾在數位科普網發文,「台灣有可能發生規模9的地震嗎?」提到人類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地震是發生在1960年5月22日的智利大地震,芮氏規模達9.5,當時還伴隨有海嘯、火山活動與洪水的發生。

當斷層破裂的長度越長,表示地震的規模越大,地表振動的強度也越強。而地表振動的強度,會隨斷層距離之加大而減弱;通常在斷層附近,其地表振動最為激烈。也就是說,斷層破裂的長度與地震的規模呈正比,但由於台灣的斷層長度並不長,就算發生大地震,要到達芮氏規模9以上的機率不大。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央地質調查所2012年的資料統計,台灣島的活斷層總計有33條。最重要、也是最長的活動斷層,就是位在花蓮、台東地區的「花東縱谷斷層」,也是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的分界線,長度約120公里。而西半部目前最長的斷層是「車籠埔斷層」,全長接近100公里。

中國工程師學會也曾說明此議題,「地震規模的大小和斷層活動的長短有絕對關係,斷層長的地區,就可能發生大地震。斷層短的地區,地震規模就有限。」以311日本地震而言,其斷層長達500公里,所以發生了矩震級規模9的大地震。

台灣最長斷層約為100公里,921地震是台灣島內百年來發生的最大地震,地震規模為7.6。地震規模差一級能量差32倍,日本311地震釋放的能量是台灣921地震的126倍,造成極大災害。台灣因斷層短,基本上是不可能發生如日本311般規模9的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