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變病人醫病更相連 百大良醫吳明和教授演講

▲百大良醫吳明和教授演講(前排左二) ,受到高雄榮總台南分院院長王志龍(前排左一)、外科部陳進旺主任(前排右一)及醫護人員熱情歡迎。(圖/高榮台南分院提供)

▲百大良醫吳明和教授演講(前排左二) ,受到高雄榮總台南分院院長王志龍(前排左一)、外科部陳進旺主任(前排右一)及醫護人員熱情歡迎。(圖/高榮台南分院提供)

記者林悅/南市報導

高雄榮總台南分院為提升醫療品質,與病人的滿意度,日前特別規劃辦理「醫師變病人 醫病就相連」的專題演講,活動邀請百大良醫吳明和教授蒞院,傳授他自身歷經多次躺在手術台上當病人的經驗,活動吸引眾多員工熱烈參與聆聽。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高雄榮總台南分院外科部陳進旺主任表示,現年73歲的吳明和教授,於民國58年畢業於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生奉獻醫療與教學工作近50年,一生作育英才無數,也為病患動過數千例手術。主任陳進旺進一步指出,吳明和教授資歷豐富完整,他是美國胸腔科院士,同時也是國內胸腔外科專家,發表於期刊及研討會議上專業學術論文達數百篇;也曾歷任成大醫院斗六分院及台南市立醫院等多家醫院院長,現為成大醫學院教授及台南市立醫院榮譽院長。

吳明和醫師以詼諧的口吻,帶領聽眾對課程的專注力。他也分享自己當病人的心路歷程與感受,他說自16歲起迄今73歲,前後歷經11次大大小小的手術。吳明和教授表示,做為一個病人,最怕「被診斷不正確」;他說,他有次頭痛欲裂到痛不欲生,歷經醫師檢查後,以為牙齒問題,被拔了好多顆牙齒,最後才檢查出是冷氣引發「中鼻甲肥厚及鼻竇阻塞」惹的禍。他與眾人分享,身為一位醫師,正確的診斷病因,對病人最重要。

另外,教授吳明和醫師說,當醫師自己變成病人以後,就能感受到病人的難過與痛苦。諸如為何得這種病,該找哪位醫師治療,治療效果如何,有沒有併發症,多久能恢復健康..等等,都是病人最關切的。

吳明和醫師說醫療的推動在於醫病決策共享、術後快速恢復。最後,吳明和醫師總結,醫療品質與病人的滿意度來自於診斷、醫療技術、術後照顧、疼痛控制、住院日數、醫療費用及病房照護等等。

高雄榮總台南分院院長王志龍表示,醫術精湛的教授吳明和醫師,現仍被多數患者指定的手術醫師;他也說,高齡73歲的他,熱愛運動,就連開刀房也設有簡易運動器材,強健身體;王志龍院長打趣地說,吳教授是目前國內少數還在從事臨床手術的高齡醫師,國內一般醫師50幾歲就封刀了,他行醫壽命最長,現在仍然可以為高齡99歲病患動手術,堪稱為「杏林」與「杏壇」兼具的典範。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王志龍院長也期勉在座醫護人員,以吳明和醫師為學習榜樣,從事任何醫療或照護服務時,以自身是病人的角度,站在病人的立場,就能為病患著想,這就是「醫師變病人,醫病更相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