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內哥羅加入北約 普丁送塞爾維亞免費「軍火禮包」

▲北約組織擴張圖。2017年蒙特內哥羅加入北約 。(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記者林彥臣/綜合報導 

位於東歐的蒙特內哥羅,正式成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的第29個成員國,隨後不久,俄羅斯也宣布贈送與蒙特內哥羅「關係緊張」的塞爾維亞,一份免費「軍火禮包」。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環球時報》報導,俄羅斯宣布將提供給塞爾維亞6架米格-29戰鬥機,30輛T-72坦克以及30輛BRDM-2型裝甲車,宛如是一份軍火禮包。

根據《新華社》報導,這份軍火禮包看似大方,實際上卻突顯俄羅斯軍力捉襟見肘,這批武器清一色是蘇聯時代的「舊貨」,擁有類似裝備的南斯拉夫聯盟共和軍在科索沃戰爭時,就被北約信息化作戰體系打得「體無完膚」。

面對北約逐步向東進逼,俄羅斯也不斷向西增兵,進行一連串的反制動作,基本上多數情況下都無法成功反制,除白俄羅斯和身陷內戰的烏克蘭以外,放眼俄羅斯以西,如今歐洲幾乎已盡屬北約。

蒙特內哥羅加入北約,1949年成立以來的第8次擴張,上一次東擴為2009年阿爾巴尼亞與克羅埃西亞加入,因蒙特內哥羅的兵力只有2000人,年軍費開支僅6000萬美元,堪稱戰力最弱的成員國,也被認為是規模最小的擴張,但擁有293公里的亞德里亞海海岸線,又使其成為巴爾幹半島地區的戰略要地。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針對蒙特內哥羅加入北約,俄羅斯外交部在聲明中表示,「有鑑於蒙特內哥羅當局選擇的敵意路線,俄方保留權利,在相應的基礎上採取報復措施。在政治上,就如同在物理上,每個動作都有反作用力。」

蒙特內哥羅主要的經濟來源為觀光業,最多的遊客來源來自俄羅斯,俄羅斯當局要求人民禁止前往當地觀光或投資生意,並禁止輸入當地酒類等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