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川普政府操作「川習會」 博明外交策略備受矚目

▲美國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博明(Matt Pottinger)。(圖/翻攝自Twitter)

記者楊絡懸/綜合外電報導

「川習會」即將登場,美國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博明(Matt Pottinger)5日舉行預覽記者會,針對中國和台灣事務再次重申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所強調的「我們(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這是博明進入白宮後,首次接受媒體訪問,外界認為他對亞洲政策事務上逐漸有著明顯的影響力。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今年43歲的博明,先後於《路透社》和《華爾街日報》擔任記者,中文流利的他,曾駐派過北京、香港,挖掘政府貪腐的真相,被中國警察逮捕、遭暴力對待,「看見自己的採訪筆記一頁一頁被撕毀」,甚至被中國當局認定是「鷹派」。他受「美國廣播公司」(ABC)訪問時表示,在中國七年的採訪經驗中,讓他感受到美國的新聞自由是如何珍貴。

博明31歲時離開新聞界,轉行加入海軍陸戰隊,後來受前國家安全顧問弗林(Michael T. Flynn)任用,出任國安會亞洲資深主任。

▲博明針對「川習會」與相關中國事務進行聲明。(圖/翻攝自dvidshub.net)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弗林離職後,博明仍被新任國家安全顧問麥馬斯特(H. R. McMaster)延用,負責規劃亞洲與中國政策,為亞洲政策操盤,也曾陪同國務卿提勒森(Rex Tillerson)出訪北京,提醒美中兩國的政策考量,避免談話用字的誤會,可見博明的外交政治經驗實屬難得。

但另一方面,川普的女婿、高級顧問庫許納(Jared Kushner)似乎也正擔任「隱形國務卿」,主導美中關係,與中國建立體制外溝通,使得提勒森在外交事務上難以使力;川普的女兒伊凡卡(Ivanka Trump)也對外交事務有著濃厚興趣,參與了川普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會談、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的國事訪問、以及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華府行程等。博明若要站穩幕僚職位,未來在這場「白宮內的政治鬥爭」仍需顧慮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