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黑子群恐爆發X級強烈閃焰 逾地球總表面積32倍大

▲編號AR 1520的太陽黑子群已達肉眼可見地步。(圖/引用自臺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站)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大氣海洋局(NOAA)編號AR 1520的太陽黑子群已達肉眼可見地步,位置將隨太陽自轉逐漸向西移,但預計7月20日前均可見,利用一般業餘望遠鏡投影或攝影即可觀察,甚至在日落或日出、陽光不刺眼之時,用肉眼就可以瞧見,但須注意安全。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SOHO太陽觀測衛星網站,SDO太陽動力衛星HMI相機拍攝7月9日白光影像,AR 1520即為太陽左下角(東南方)的一大群暗影。7月20日之後,這群黑子轉到太陽西側邊緣,雖然不利目視觀賞,但與這群黑子伴生的日珥,反而在漆黑的背景襯托下更為明顯易見,但日珥結構需使用特需的太陽色球濾鏡才能看到。

NOAA最新觀測,顯示這群黑子的面積(含半影)高達太陽半球面的百萬分之1320,相當於地球總表面積的32倍以上,且隨著這群黑子愈來愈接近日面中心,預計面積可能還會繼續增加。前一群面積近似的大黑子群,是2012年3月中旬的AR 1429。

目前這群黑子總寬度達約15~20倍地球直徑,上圖中右下角可見地球Earth和木星Jupiter的大小示意圖,其中木星直徑約為地球直徑的11倍,磁場結構是最複雜的Beta-Gamma-Delta型,因此發生M級以上太陽閃焰爆發機率高達80%以上,甚至有25%的機率可能爆發X級以上強烈閃焰。

因此到這群黑子轉到太陽背面之前,都需密切注意它的發展。尤其是接下來的這個星期,黑子位在正對地球的位置,一旦發生爆發,拋出的物質就會正對地球而來,雖有地球磁場與地球大氣層的保護,但其他諸如衛星、太空站、發電設施、航空設備等,都需注意影響。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太陽表面活動有約8~14年的週期性,太陽物理學家預測下次活動極大期可能在2013年年中來臨;在太陽活動極大期前後,這類大型黑子群發生的機會不少,但無法精確預測會在何時出現,故還是盡量把握每次機會觀察。

特別提醒觀測者千萬不要用沒有加裝專業太陽濾鏡的望遠鏡直視太陽,否則將會引起眼睛損傷!一般太陽眼鏡非專業太陽濾鏡,不可用在太陽觀察上。

利用望遠鏡觀察,必須加裝專業太陽濾鏡裝置,或利用望遠鏡投影的方式來觀察;在傍晚或黃昏陽光不刺眼的時候,雖可以直接肉眼觀察到,但仍不建議這樣直接看,或勿直視太陽過久,以免眼睛受損。如果沒有相關設備,可在星期二到星期日的上午10-12時、下午2-4時,到台北市立天文館第二觀測室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