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力下滑還抱著小確幸? 新政府如何「點亮台灣」

▲台灣競爭力下滑,新政府面臨考驗。(圖/翻攝自IMD,下同)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5月30日公布年度全球競爭力排名,去年第2的香港扳回一成,超越美國重新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台灣則退步3名排名第14。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對此表示,「我們還在前段班」;但繼續抱持這種態度,對台灣長遠的競爭力來說恐怕不是好事。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針對這份報告讓香港在今年度能重回榜首,香港特首梁振英指出原因強調,「香港有利營商環境、低稅率」。再看其他亞洲國家的表現,新加坡第4、卡達第13、中國第25位、日本第26位而南韓則排名第29位。IMD主任布里斯(Arturo Bris)提出,「整體來說,亞洲國家的競爭力比起去年排名有顯著下滑,而台灣的問題則是太過依賴中國。」除此之外,台灣的GDP成長排名也大幅下滑43名,跌至54位。

對此,國發會開出處方箋,「為提振經濟動能,將全力激勵國內投資,拓展新興市場,陸續推動五大創新研發計畫、成立產業創新轉型基金、跨部會投資促進小組,參與雙邊與多邊經貿合作,以啟動出口及投資雙引擎,國內勞動市場人力短缺及人才外流等問題也需要解決。」

全球競爭力報告是檢視經濟體制的好時機,能作為政府的政策參考。本次台灣排名創下2010年以來的新低,下次若是再退步,仍要以還在前段班而「小確幸」嗎?可以樂觀但更要積極,期待新政府能夠徹底啟動體制改造、展開產業升級「點亮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