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老街強拆特色鐵磚改鋪柏油 眾怒:犧牲文化記憶

▲已有80年歷史的三峽拱橋,標示著三峽河運時代的結束。(圖/翻攝自活水來冊房臉書)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走在新北三峽老街上,可見漂亮又堅固的鑄鐵雕版和水溝蓋,那是融合地方特色包括三峽拱橋、早年米粉和茶葉包裝等圖案打造,但就在6日被區公所拆除,理由是改鋪柏油路可防滑,這讓文史工作者們不能接受,紛紛站出來抨擊,甚至發起連署活動,希望能讓當地的文化和記憶繼續保存下去。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粉絲專頁「活水來冊房」昨日貼文,「三峽老街無預警地被怪手拆除石磚與鑄鐵雕版,說是有人滑倒所以要改鋪柏油路防滑,我有沒有聽錯啊,台灣的柏油路能看嗎、跟老街配嗎?坑坑疤疤的你確定能減少事故?拜託,台灣能看的公共藝術已經不多了,麻煩留點好東西下來好嗎?」

▲怪手拆除石板路。(圖/翻攝自林峻丞臉書)

上面還提到,「當初花了大筆經費,造了30塊鑄鐵雕版和水溝蓋,融合三峽拱橋、紀念三峽戰役的藍地黃虎旗、早年米粉和茶葉的包裝圖案、林占梅歌詠三角湧的詩作等在地特色,走一趟三峽老街,等於把整個開發史瀏覽過一遍。」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甘樂文創執行長林峻丞也在臉書直指,「說是為了用路人的安全,所以拆除石磚與鑄鐵地磚改鋪柏油,但路面防滑不是只有鋪柏油一種方式呀,沒經過公民討論便草率決定,此舉實在令人痛心與遺憾。」

▼三峽老街舊景。(圖/翻攝自林峻丞臉書)

►►►傳送第一手的新聞,鎖定《ET即時》粉絲團就對了!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