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藝術拍賣市場退燒 與拍賣公司惡性競爭有關?

▲畢卡索《女子頭像》。(圖/翻攝自Daily Mail。)

文/非池中藝術網

今年2月,蘇富比與佳士得在倫敦舉辦「印象派與現代藝術拍賣會」(The Impressionist & Modern Art),總成交額比去年同期拍賣會來得低,畢卡索(Pablo Picasso)、馬蒂斯(Henri Matisse)、賈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等大師作品成交價也下跌。英國藝術史學家格羅夫納(Bendor Grosvenor)指出,藝術品成交價降低,與拍賣公司陷入惡性競爭有關。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蘇富比與佳士得「印象派與現代藝術拍賣會」總成交額為2.1億美金(約68.7903億台幣),比去年同期拍賣會的3.81億美金(約124.805億台幣),少了1.71億美金(約56.015億台幣),約下滑45%。英國《獨立報》報導,拍賣公司過度強調重要拍品,導致總成交額大幅減少。

「這是愚蠢的競賽,拍賣公司只關注誰能拍出最高價的藝術品,卻忘記追求整體利潤。」英國藝術史學家格羅夫納(Bendor Grosvenor)表示,拍賣公司惡性競爭的風氣,也是藝術品成交價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

拍賣公司為了爭取優秀藏品,會支付一筆「保證金」給藏家,當藝術品流拍,保證金就歸藏家所有,但保證金制度不只讓公司利潤減少,也增加營運成本。蘇富比去年為了獲得上拍陶博曼全數藏品的機會,共提供5.15億美金(約172.729億台幣)給賣家,但仍有一些藝術品未拍出,損失了近1200萬美金(約3.98788億台幣...( 詳全文:https://artemperor.tw/focus/12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