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飲食「8大訣竅」 讓你年後皮帶不用鬆一格!


▲年菜盡可能採單點比套餐來得合適。(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這禮拜天就是除夕,圍爐大魚大肉少不了,但每年急診仍常見過度暴飲暴食導致腸胃炎,或是年後身形大一號而後悔莫及。對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師洪若樸提出「8大訣竅聰明選年菜」,並提醒民眾,年節中若飲食無度、逞一時口慾之快,後續可能需用更多心力去調整彌補。

【8大訣竅聰明選年菜】
1. 事先規劃:
擬定菜單,依人數準備,著手選購食材及乾貨。

2. 重「質」:不買高價食材,注意食品標示,搭配六大類食物。
(1)要有CAS優良農產品出品:包括肉品、蔬果等。
(2)外包裝寫清楚完整標示。
(3)散裝食材,要辨色聞味(眼到、手到、鼻到)。
(4)忌買白皙、顏色鮮艷的食材,容易被添加漂白劑、色素等添加物之疑慮。
(5)蔬果購買,挑選當季在地食材,避免營養價值因運輸或貯存過久而被破壞。
(6)使用食物原貌,不採加工食材作為來源。例如:烹煮新鮮蕃茄代替蕃茄醬。
(7)沾醬採用,天然辛香料如蔥、薑、蒜等,調上適量醬油或以新鮮蔬果製作的沾醬,避免加上過多油脂或鹽份。

3. 重「量」:
過猶不及,攝食適量,對於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尿毒症、肥胖及痛風病患更需遵守。

4. 口感清淡,品嘗鮮味:
太重的調味,搶了食物原本的風味,可能覆蓋食物原本的不新鮮,運用天然具有特殊氣味的食物,如蔥、薑、蒜、辣椒、九層塔、香菇、洋蔥、檸檬汁、香橙汁,或花草類,如迷迭香、薄荷,或中藥材,如紅棗、枸杞、當歸、黃耆、五香、八角來提味,善用烹調技巧,作出清爽可口菜餚,讓人食指大動。

5. 少油,少負擔:
油炸、油煎的食物應避免攝取,而紅燒、燉、滷也盡可能減少使用太肥的肉類,可選擇魚肉、豆製品(非油炸)或海參、蒟蒻低熱量的食材來烹調。清蒸、水煮、川燙或燒烤也是一種簡單又低熱量的烹調方式。高湯的準備盡可能使用雞骨架、魚骨或香菇、海帶來熬製。

6. 量少,種類多:
除了減少高熱量的食物之外,量的控制是必需特別小心,尤其是對體重過重或糖尿病患者等,應事先分配好適當的份量,避免吃過多或食物的浪費;食材的選擇多樣種類,也不會因大魚大肉的偏重,而造成飲食的不均衡。

7. 多蔬果,多健康:
蔬菜(除含澱粉較高的地瓜、芋頭、玉米、山藥等之外)是低熱量、高纖維的食材,在年菜的設計中應善加利用紅、黃、白、綠、黑各種不同顏色的蔬菜來搭配菜色,餐後以水果代替甜點以及飲料,適當補充維他命,減少不必要的熱量。

8. 外購年菜健康選擇:
現代人平日忙碌,漸漸地已經有不在家準備年菜的趨勢,而選擇訂購超商、餐廳、飯店的年菜,要特別注意這些年菜,普遍重口味、高蛋白、高熱量,搭配少量蔬果,極不符合均衡飲食的原則。所以盡可能採單點比套餐來的合適,或者將整套組合餐的種類分配其他餐次享用,並且搭配簡易調理清淡的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