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庫:陸軍力擴至第二島鏈 南海2030將成「中國湖」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近日發布「亞太再平衡2025」報告。(圖/翻攝自CSIS網站)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繼2012年之後,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再次受五角大樓之托,就「亞太再平衡」戰略進行評估。據最新報告「亞太再平衡2025」預測,中國到2030年可能會擁有多個航母戰鬥群,在周邊海域形成持續存在的威懾力,屆時南海將成為實質上的「中國湖」;此外,解放軍能力增強已經讓美國干預周邊衝突的盤算變得複雜化,明顯地將中國崛起作為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首要挑戰因素。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報告在「『亞太再平衡』戰略面臨的挑戰」時指出,中國「反介入和區域阻絕」(A2AD)能力的提升,從以往專門針對台灣,現在則擴大到第二島鏈,可能影響美國在亞太的盟友和夥伴,也會影響到關島;同時,他們也加快在南海島礁建設,與它國發生摩擦風險的容忍度超過預期,還有意將「美國推出區域衝突的干預」, 不僅將影響美國在亞太的盟友和夥伴,也會影響到關島,在西太平洋的軍事設施和海軍資產也會處於風險中。

▲CSIS日前也公布南沙美濟礁的照片。(圖/CFP)

報告中指出,美國在1990年代對中國的干預代價相對較低、不太容易升級,比較高效,但到了2030年時,干預的有效性將變得可疑,也會有重大的情勢升級可能性;因此,中國軍力快速發展和各種能力的獲得,將改變美國決策者和軍隊指揮官對干預周邊衝突的盤算,對美國決策者最直接的選項,就是在空防和長程精確打擊的關鍵節點和體系上,反制中國增長的A2AD能力。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報告中也提及當台灣明確邁向獨立,或美國盟友在南海實施模糊主權聲索時,任何一位美國總統對於有大量傳統武器和核報復能力的核國家實施動態打擊,所帶來的預期後果會有所猶豫;由此推斷,美國干預中國周邊衝突的盤算將更為複雜,尤其是在台海問題上,若美軍要重返亞太方向並無問題,但「做得遠遠還不夠」。

▲先前流傳的照片中顯示,永暑島的防波堤相當厚實。(圖/翻攝自多維新聞)

報告中預測,對於南海的競爭對手,中國在2030年將因擁有多個航母戰鬥群,並在周邊海域形成持續存在的威懾力,成為一名「遊戲改變者」,如同加勒比海和墨西哥灣之於今天的美國,南海也將成為實質上的「中國湖」,解放軍海軍將有能力在發生緊急事態時,讓美國海軍在南海和第一島鏈的行動處於危險境地。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報告最後也建議,美國應要加強與盟友和夥伴的合作,加快對方的自身能力與合作能力,保持和擴大在亞太地區的存在,並綜合運用對華接觸、威懾、保證,形塑中國崛起過程中的行為,藉此維持區域和世界秩序。大陸軍事專家尹卓則表示,美國早在研究打擊解放軍的「反介入」,而美國軍機在南海行動帶來的風險其實更高,而這份報告只代表美軍和軍工集團利益,「很不實事求是」。

▼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請見諒。

★ 版權聲明:圖片為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掌握即時訊息↘免費下載新聞雲APP
iOS:https://goo.gl/qXZoja
Android:https://goo.gl/MRNy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