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價值高!花蟹1整年都能抱卵 海洋大學忙人工繁殖

▲尚待成熟的抱卵花蟹受精卵呈現橘色(圖/新北市政府農業局提供,下同)

地方中心/新北報導

新北市的「萬里蟹」非常有名,不過為了讓資源能永續利用,新北市政府農業局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共同合作發展繁殖技術,挑選價格最高的花蟹進行人工繁殖試驗,希望藉由技術交流合作,走出復育花蟹的第一步路。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新北市萬里蟹季於每年8月中旬開跑,在新北市府各局合作下,產業行銷的同時也提倡宣導「捉大放小,不吃抱卵母蟹」的觀念,但是包含花蟹、三點蟹及石蟳等3種蟳蟹的「萬里蟹」,目前人工繁養殖資料很少而且無法達到量產。

▼成熟的抱卵花蟹受精卵呈現黑色。

 

農業局長李玟指出,花蟹經濟價值高,除每年8月到11月為繁殖高峰期外,一年四季皆可抱卵,為人工復育養殖首選 ,幼苗時期又分為2個階段,分別為6期的蚤狀幼體(Zoea)及1期的大眼幼蟲(Megalopa), 最後才會變態成外觀與花蟹相似的稚蟹。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農業局還提到,新北市漁民配合協助提供花蟹種蟹,海洋大學提供技術上的支援,於繁殖季期間將抱卵花蟹進行蓄養觀察,記錄水溫、抱卵時間、抱卵數量、蟹苗孵化率以及蟹苗發育時期等數據,目前已能成功培育花蟹幼苗至蚤狀幼體第5期(Zoea 5),成功指日可待。

▼飼育人員投餵生鮮餌料予花蟹種蟹。

海洋大學水生生物研究暨保育中心博士徐德華說,學校於103年5月進駐貢寮海洋資源復育園區設立「水生生物研究暨保育中心」,迄今已在烏賊繁養殖、餌料生物的開發上有成果。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徐德華表示,目前的花蟹繁養殖研究,蟹苗已能順利變態至蚤狀幼體第五期,惟適逢冬季水溫下降,在非流水式飼養環境的水溫較低 ,蟹苗活存不易,未來將在室內溫室養殖池進行蟹苗培育,並針對蟹苗餌料實驗比較 ,找出最合適的初期餌料,預計105年可完成繁養殖。

掌握即時訊息↘免費下載新聞雲APP
iOS:https://goo.gl/qXZoja
Android:https://goo.gl/MRNy3P

▼花蟹幼苗蚤狀幼體期型態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