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交法規範太過抽象? 案件性質不同難定明確時點

▲「創投教父」因涉嫌內線交易案而遭法院判刑定讞。(圖/翻攝自台灣好基金會網站)

記者蕭亘妤/台北採訪報導

被台灣業界稱為「創投教父」 的柯文昌因涉嫌內線交易,遭法院判決9年刑期定讞。其中,法院以簽訂意向書的時間作為內線交易重大消息明確時點,讓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表示,希望法官能對認定時間點做一個解釋令,避免未來企業界在併購案容易踩到紅線。對此,不願具名的銘傳大學法律系教授表示,「非常難做出一個明確的時間點做為規範。」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施振榮在記者會上除公開力挺柯文昌外,還指出,希望法官在判決上能參考國際慣例,並對認定時間點做一個解釋令。這位法律系教授則指出,「由於每一個內線交易消息的產生性質都不相同,在法規上沒辦法明確規定哪些情形要用哪個時點作計算;而因為法規只能做抽象的規定,對於事實的認定要交由檢察官及法官,因此檢察官與法官要對證券交易更加地清楚,知道證券交易的市場與一般的市場並不完全相同。」

針對柯文昌案引起業界大老的聲援,可能會讓企業在將來的購併案或其它案件會容易踩到紅線一事,教授則建議,「將來企業界在做併購等各項的行為之前,可先徵求內部法務人員的意見,或者請公司律師表達一些意見會較為周延,以免將來不小心碰到法律的邊緣,或是各種不同司法人員在形成心證上的認知有不同的差異性。」

此次案件的發生,是由於柯文昌在15年前普訊參與綠點科技公司的現金增資案時,指派總經理何正卿代表普訊出任綠點董事,後來美商捷普在2006 年有意收購綠點,當時他從何正卿得知在併購消息,便指示下屬買進綠點股票,待併購消息公開、股價上漲後再陸續拋售, 使普訊旗下 8 間公司獲利 4.7 億元。

▲力挺柯文昌的施振榮指出,在產業激烈競爭下,未來的併購將會變成常態。未來,法院都能對智慧財產權成立專業法庭,法官也應事先作專業的產業深入實例研究。(圖/記者張煌仁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掌握即時訊息↘免費下載新聞雲APP
iOS:https://goo.gl/qXZoj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