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磊/台灣到底需要何種武器?



文/宋磊(碩士生)

近期美國即將要出售一批武器給台灣,這應是馬政府任內向美最後一次的採購。

回顧扁政府到馬政府,在這十多年裡,台灣向美採購的裝備不計其數,包括直升機、反潛機、防空飛彈、反艦飛彈等,在這麼多裝備中,唯獨F-16CD與潛艦沒有成功採購,兩款武器也一直是空軍與海軍希望獲得的裝備,經過這麼多年,空軍爭取到現役的F-16AB的性能提升案,該案預計把現有的型號提升至F-16V型,除改良現有的機載雷達外,對於航電系統也有更新;在潛艦部分,除了美方沒有給明確的交代外,這幾年國防經費受限的情況日益明顯。

台灣除了在現有的戰機做性能提升外,對於長程的空對空飛彈也應自行研發。在海軍未來的建設應繼續堅持購買或自製柴電動力潛艦,以及設法向美方爭取到舊款的神盾艦(提康德羅加級),這麼做會大大增加海空軍的反制能力與威懾力。至於地面部隊應增加反坦克部隊的數量,戰術上採取不對稱模式,一來可以降低國防經費、二來則能減低裝甲部隊的壓力,以形成相互攻擊與防禦的反制力。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面對解放軍越來越強大的威懾力,在防空與反艦的單位應以國造的天弓飛彈與雄風系列的飛彈為主,率先大量生產製造,對於美製的飛彈則應謹慎購買,以達成國防自主的能力。

國防經費日益有限的情況下,在對外採購上應更務實,在裝備更新上,應以不對稱或裝備價格相對低廉但性能不錯的武器為主,如此一來才有辦法在有限的國防資源中維持建軍,並設法再亞太地區維持一定的軍武優勢,以確保國家安全。

●作者宋磊,社團法人嘉義市新世界自力生活協會會員,畢業於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現為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生。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網友參與,投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