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每年短缺18萬工作人口 將擴徵東南亞高中、職僑生

 

▲行政院發言人孫立群召開院會後記者會。(圖/記者賴于榛攝)

記者賴于榛/台北報導

行政院長毛治國日前指出,台灣自明年起,每年將短缺18萬的工作人口,對此,僑務委員會11日到行政院會陳報「強化『攬才』『育才』『留才』『用才』政策-開拓海外僑生生源及相關規劃」,打算擴徵東南亞等地的高中、職與碩博士僑生來台,填補工作人力缺口。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行政院昨日便召開強化『攬才』『育才』『留才』『用才』的專案會議,今日更是通過僑委會的報告,行政院發言人孫立群轉述,毛治國會中指出,面對我國人口結構變遷,留住國際優秀人才是刻不容緩的課題,自去年7月實施評點配額機制,對接受一般教育的畢業僑生留台工作,已展現成效,但僑委會應研究如何強化僑生與台商間之聯繫,使台商願意協助僑生來台就讀,也應與新住民政策結合,讓僑生成為我國新住民。

台灣僑外生留台目前採取雙軌制,一種是高階人才新資需達新台幣4萬7千元;另一種透過評點配額機制,讓產業技術人力可透過多元審查機制留下來,今年是第一年開放2000人,預估留台比例將達41%,未來將逐年增加。

僑委會報告打算擴徵東南亞等地的高中、職與碩博士僑生來台,填補工作人力缺口,僑委會委員長陳士魁會後指出,將從需求端考慮國內企業究竟需要什麼人才,報告中的加值型調升方案主要是東南亞僑生可直接就讀我國高職,將技職僑生培養成領班、技術人員,成為台灣產業技術人員中堅,未來就算回到僑居地,也可以成為當地領導人物,是多贏的局面。

▲僑委會委員長陳士魁。(圖/本報資料照)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士魁表示,目前預估僑生留台比例為12%,未來將依據產業及國內需求來評估留台僑生比例,「設定留台工作配額,會謹慎處裡」,至於承認僑生學歷部分,陳士魁說,這是非常複雜長遠的推動工作,像是馬來西亞承認我國學歷就推動了幾十年,政府之後會與其他國家逐一洽談。

至於擴徵僑生計畫著重在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印尼、越南、緬甸等國,陳士魁說,因為傳統上,這些國家就是僑生的主要來源,也還有很大開拓的空間,加上這幾個地區也是台商最多設廠的地區,一方面讓僑生來台就讀,一方面也可幫台商培養幹部,具有雙語能力與當地優勢,將會是台灣外貿新興尖兵。

對於毛治國要求僑生政策應與新住民結合,陳士魁則說兩者政策契合,會對台商有幫助,也是前進東南亞跟新興市場的關鍵因素,如何做連結相輔相成,會繼續研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