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刊/創造最大成就的快感

文‧洪寶山

這兩個月來,台灣食安問題連環爆,再加上知名作家九把刀的緋聞,幾乎占據一半以上新聞版面,但國際間卻有一件大事正在發生,而且影響甚鉅,那就是伊波拉病毒。

該病毒自九月底從西非開始往外蔓延,直到近日美國境內傳出感染首例案例,以疫區感染人數二十天翻倍成長速度來看,三個月後病例將突破百萬人,預計明年秋天將席捲全球,這樣的訊息令人聞「伊」色變,但對台灣民眾來說,可能還沒有切身的感受,關注程度並不高。

看新聞,除了看熱鬧更要看門道,尤其是對投資策略有影響相關的新聞,更必須密切注意及深入分析。別忘了,當年SARS期間,在一片慘綠的股市中,哪些類股逆勢突圍?儘管伊波拉跟SARS傳染途徑不同,災情卻不容小覷,一旦防線失守,將釀成世紀大災難。

但因亞洲地區尚未出現感染病例,股市衝擊非常有限。

不過,在受心理面影響的當下,股市就會受到牽引而有所表態,七三九期《理財周刊》所提出的個股,就是立基在伊波拉議題,掌握到疫情的變化將帶來相關防疫概念股走強的契機。果不其然,上周在台股重挫情況下,《理財周刊》幾乎檔檔強股。不過,長期與投研部同仁共事,我心知肚明,他們的精準並不是幸運或巧合,而是來自於長期的努力耕耘。

當別人正在玩樂的時候,他們不是勤於到公司拜訪,了解經營的第一線,就是埋頭在成堆的報告,試圖找出各項投資的蛛絲馬跡,這就是投研部的職責所在,比別人多勤奮一點、多努力一點、多一點理想,就能成功扮演自己的職責,並發揮助人的力量。我相信本刊讀者應該能從這些資訊中受益。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無限的快樂,始於無限的成就。而這些快樂,唯有使盡一切努力才能得到。有時候我們會誤以為,成功是來自我們投入工作的時間總和,但實際卻是我們投入的時間品質。有人付出更多時間,卻無功而返,因為方向錯了。付出了時間,也要用對方法,找到對的方向,不然就是事倍功半。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第740期,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提升理財力--理財課程資訊www.moneyedu.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