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P推流行音樂政策 承諾3個月內增設Live house

政治中心/台北報導

台北市長參選人柯文哲26日上午,針對流行音樂產業推出第21支政策影片,承諾當選後,3個月內要解決Live house問題,透過設立更多Live house,提供剛起步的音樂人磨練空間,並仿效韓國,將台北市的流行音樂產業目標放眼全世界。


▲柯文哲公佈流行音樂政策。(圖/柯文哲辦公室提供)

柯文哲推出流行音樂政策,並同時為「台北調」專輯募款,邀請深白色、嚴云農、林大鈞、黃中岳、蕭賀碩等共同出席,專輯中將收錄12首歌曲,限量6千張,只送不賣,專輯製作也動用了42名樂手、9位製作人、3位混音師、3位錄音師、1位母帶後期製作人,在一個多月內完成。

針對流行音樂,柯文哲主張,文化局長要把提升音樂產值當成重要使命,政府也會嚴格執法,保護創作者的智慧財產權,此外,也要將音樂結合觀光做行銷,透過每年制定不同主題的音樂節,跟在地文化結合,舉辦夜市音樂節,或是和老城、動漫業合作,舉辦跨區域、跨文化、跨局處的音樂節。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音樂行銷方面,柯文哲則認為,市府可以配合藝人的演唱會或專輯,將MV景點、創作脈絡、音樂人喜愛的餐廳、店家,包裝成特色行程,吸引國內外歌迷,柯文哲也以五月天為例,將歌迷帶到附中,不但能讓歌迷更了解偶像,也能跟台北產生感情,一邊行銷音樂、一邊行銷台北。

此外,柯文哲也主張,讓台北成為流行音樂數位內容製作中心,透過社群網絡互動技術的新科技,將台北的音樂推向世界,柯文哲也說,拖延十年的台北流行音樂中心,一定要在他手中完成。

現場有媒體提問,許多藝人為了搶供中國市場,都會在節目中稱對岸為「內地」,引發網友議論,對此,柯文哲表示,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理他,「管他要叫什麼,只要唱片賣得出去就好了」。

柯文哲認為,韓國音樂的成功原因,就是將目標直接對向全世界,目標拉高也比較容易成功,因此,台北市的流行音樂目標應該朝向全世界。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