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顯耀被去職釀寒蟬效應? 經長:影響談判人員心理

▲張顯耀「被去職」風波,恐影響第一線談判人員心理。(圖/記者賴映秀攝)

記者林信男/台北報導

外傳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可能是在中國大陸談判時,不慎洩漏國家機密而「被去職」。對於張顯耀事件有無可能引發寒蟬效應?經濟部長杜紫軍20日表示,第一線的談判人員「心理上多少會受到一些影響」,建議談判底線的授權,應更明確。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杜紫軍20日上午接受中廣「蘭萱時間」節目專訪,杜紫軍指出,經貿談判的敏感度相對較低,不過第一線的談判人員,「知道何時該剎車」,如果沒把握,寧可回來再討論、請示,留待下次再談,「不確定卻繼續往前走,就會有危險,自我發揮的空間不應該太多。」

至於張顯耀「被去職」一事,有無可能引發寒蟬效應,使第一線談判人員人人自危?杜紫軍認為,「大家心理上多少會受到一些影響」,如果要讓後續談判更有效率,談判底線的授權,必須更明確,讓談判人員在有「明確紅線」的狀態下去談,就能減輕他們的壓力。

有關談判的原則,杜紫軍解釋,在談判內容尚未拍板定案前,雙方都有修改空間,也會藉由許多測試性的議題,了解對方底線,再視情況做必要調整,第一線談判人員只要掌握好被授權的談判底線,小心一點,洩密可能性並不高。

杜紫軍說明,與對岸談判時,會盡量避免後續聯絡,以防訊息外流,談判當下無法決定的事情,就會留到下一次再談,這也是兩岸談判要花較多時間的原因。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杜紫軍強調,談判的「明確紅線」,不僅是實質條件,連文字用語都非常注意,由於兩岸關係敏感度很高,往往會因為文字用語的問題,引起外界不當聯想,所以要更加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