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調歷史課綱符合社會脈動! 陳淑慧:隔3年修訂合理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教育部微調高中歷史課綱,對日本統治加上「殖民」、中國加上「大陸」,引發民進黨反彈,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召集委員陳淑慧7日表示,經查現行相關法規,並沒有規定要6年才可修正,且課綱需反映社會發展與變遷趨勢,符合當代脈動,此次微調是民國104年啟用,距上次修訂3年,時間合理。

▲陳淑慧指出,隔3年微調歷史課綱符合社會脈動「時間合理」。(圖/記者賴映秀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微調課綱引發在野黨反彈,蘇貞昌6日痛批,規定6年改1次課綱,上次改是101學年度,不到2年又改,會讓學生、家長和老師無所適從;陳淑慧則指出,若以課綱研修期間來說,這次微調將於104年啟用,和上次修訂相距3年,而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在92到95年間,針對各領域課程綱10次公布及修正,相對來說尚屬較長且合理。

陳淑慧指出,課綱是10年一大修,只要總綱、學分數、授課節數不變,期間內都可進行微調;其中像數學、自然科學等在101年已微調,語文及社會領域課綱微調則於102年8月啟動,國家教育研究院經蒐集、整合師生意見後提出課綱微調,程序遵循正當程序,符合法律規範與社會期待,她認為,今年1月27日課程審議會通過,104年才會啟用,相隔3年時間合理。

陳淑慧還說,這次課綱微調內容完全符合中華民國憲法精神,非常認同微調目的,中性陳述事實更符合民眾在台灣成長的環境、歷史及社會背景。以台灣史第4單元「中華民國時期:當代台灣」為例,原課綱是主題陳述,如「解嚴到戒嚴」,無法凸顯時間,微調成依時序編列,將台灣史用時間序分階段陳述,有助學生清楚了解歷史發展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