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大亨邵逸夫早立遺囑避爭產 英文名「跑跑」解密!

影劇中心/綜合報導

影視大亨邵逸夫7日凌晨在家中逝世,縱橫華人娛樂圈大半世紀的他打下邵氏電影及TVB電視江山,從企業家變成慈善家、從英國的爵士到香港回歸後的大紫荊勳賢。值得注意的是,邵氏電影出品會在片頭打上「監製 邵逸夫Run Run Shaw」,不少院校的教學大樓或圖書館以「邵逸夫」命名,但「邵逸夫堂」的英文會是「Sir Run Run Shaw Hall」,留下了許多「跑跑」傳說。

▲邵逸夫的英文名為「Run Run Shaw」。(圖/資料照)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生於大清時期的邵逸夫其實原名邵仁楞,逸夫是他的號,「Run Run」則是由「仁楞」(粵音零)的拼音而來,但「Run Run」英文名仍傳出不少說法。他曾接受黃霑訪問就提過「我在辦公室當跑腿小弟,老闆常常揮手叫我跑過去:『Run!Run!』於是我的英文名字變成Run Run。」另有說法指他在東南亞打拼時,經常抱著電影底片騎單車穿梭各大戲院而得名。

邵逸夫的影視王國(邵氏電影和香港無線電視)培育出不少巨星和幕後精英,他的影視生涯幾乎等同近代香港演藝史的縮影,1957成立邵氏電影公司,拍了超過1000部電影;1967年轉戰電視圈,打造香港TVB,捧紅藝人多如繁星;1993年又和邱復生的年代(ERA)集團合資成立TVBS。事業有成的他不忘回饋社會,累積投資數十億元給教育、醫療和福利機構,並為推動科學研究,在2003年設立邵逸夫獎。

▲邵逸夫不希望小孩和他的第二任老婆方逸華爭產,早已立下遺囑。(圖/東方IC)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邵逸夫7日在家中逝世,享壽107歲,留下逾400億元台幣財產。據媒體報導,他為了4個子女不要和第二任妻子方逸華爭家產,早在1997年就已經立下遺囑,還將名下所有資產套現後成立基金,但《第一財經日報》發現他是邵逸夫慈善信托基金的指定人,有可能通過該慈善信托基金管理家族遺產。事實上,他2008年出售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股權,就引起外界認為急於變現,就是透過永久信託的方式避免發生子女爭產事件發生。

★ 版權聲明:圖片為版權照片,由東方IC供《ETtoday東森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東方IC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