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施振榮等12人將獲總統贈勳

政治中心/台北報導

今年是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為表彰對國家社會有卓越奉獻與成就之各界人士,馬英九總統將贈勳12位社會賢達,以資嘉勉肯定。授勳典禮將於10月25日光復節當天於總統府大禮堂舉行。12位獲表彰贈勳的人士為張忠謀、施振榮、郭為藩、陳維昭、李泰祥、孫越、賴聲川、陳綢、連日清、李明濱、嚴長壽、陳文郁。

總統府表示,12位被選出的人選係由蕭萬長副總統邀集內政部、經濟部、教育部等9部會召開3次座談會,並經各部會提供建議名單後,進行審薦作業。這次審薦係以「百年樹人」、「百年生機」、「百年公義」與「百年和平」等四大方向為標準,遴選在各個專業領域中長期耕耘、服務基層、熱心公益、貢獻明確及成就卓著之相關人士。

總統府表示,為求妥適嚴謹,人選的事蹟均依據「勳章條例」及其施行細則相關規定,反覆查核、評比篩選,再就領域類別、性別、地域及族群等多元考量,始選定具有獲勳資格人士,並審度事功、衡酌往例以訂其勳等,力求允孚眾望。

12位獲贈勳章人士之事績及勳種如下:

張忠謀:為台灣經濟發展貢獻良多之外,也致力回饋社會,以「人才培育」、「藝文推廣」、「社區營造」及「企業志工」四大工作方向為宗旨,負起企業社會責任,經世濟民,澤惠鄉邦。獲頒二等景星勳章。

施振榮:積極推動「品牌台灣」的工作,成立「品牌基金」,協助更多台灣企業品牌國際化,致力打造「人文科技島」。並投入公益活動,對社會與產業均有積極正面的幫助。獲頒二等景星勳章。

郭為藩:教育部長任內推動試辦大學推薦甄選入學方案,成立跨部會「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作為政府和民間之緩衝單位,制定「師資培育法」、「教育法」,確立台灣師資培育多元化,對國民中小學鄉土教學課程之推動,貢獻甚鉅。獲頒二等景星勳章。

陳維昭:在醫學教育、研究與服務方面迭開新局,顯著提升台灣醫學教育及研究水準。並積極推動國家生技醫療產業之發展,對我國生技、醫療、社福及健康產業的前景,以及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獲頒二等景星勳章。

李泰祥:畢生投入音樂創作工作,不間斷的吸收國際現代音樂風潮,兼融民族音樂深厚情感,在國內外發表的多項創作涉及各種不同規模、技法及風格,成為國內首屈一指之作曲家,樂壇山斗。獲贈二等景星勳章。

孫越:投身公益志業至今長達22年,從事器官捐贈、安寧照護、監獄教化,全人關懷、捐血、拒吸二手菸等宣導活動,匡正世風,溫暖社會各個角落,增進社會和諧與幸福。獲頒二等景星勳章。

賴聲川:為華文世界最著名的劇場工作者之一,以細膩精緻的手法呈現台灣之美,成功行銷台灣國際形象,匠心巧智,名聞遐邇。獲頒二等景星勳章。

陳綢:從事老、弱、貧、病等相關急難救助及心靈慰藉工作,投入慈善工作至今已逾30年;並戮力輔導及教育青少年,躬行慈幼恤貧志業,落實人文關懷。獲頒三等景星勳章。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連日清:致力研究病媒防疫工作並協助防治南部登革熱,卓然有成。曾10次親往我非洲友邦聖多美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國,與該國協同合作,督導防瘧工作,克盡其功,濟世功深,譽滿國際。獲頒三等景星勳章。

李明濱:在精神疾病防治方面具有豐富的實務、教學、研究經驗。並將其專業領域擴及社會服務及協助國家推動全國性之醫療衛生計劃,同時配合國家政策推動各項衛生服務成效,活絡台灣醫療外交舞台。獲頒三等景星勳章。

嚴長壽:推動整建市場秩序與提升接待品質,同時致力海外市場推廣,拓展國際觀光客源,提升台灣觀光產品水準。並提倡餐飲文化精緻化,累積台灣豐厚之美食觀光資源,在多項國際專業領域協助推展台灣觀光。獲頒三等景星勳章。

陳文郁:從事西瓜及其他蔬果之育種研究,努力帶領台灣種苗界邁進國際種苗業之行列,為蔬菜雜交品種育成之先驅,造福農民及廣大消費者;並濟助基層農民及優秀學生,提升農民福利,促進社會安定,範圍並擴及海外,於緬甸設立農民醫院,提供貧苦農民免費醫療服務。獲頒三等景星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