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萬魚一夜離奇慘死 「8噸魚屍」塞滿河道…還在不斷浮出

▲海南海口一湖出現大量死魚。(圖/翻攝自央廣網)

▲海南海口一湖出現大量死魚。(圖/翻攝自央廣網)

記者鄭思楠/綜合報導

海口市紅城湖5月12日出現大量死魚,現場打撈工人表示,從7時到14時,打撈漂浮於湖面的死魚約有8噸。海口市瓊山區水務局局長周金解釋,「鹽度等水環境變化加上氣溫偏高,一定程度缺氧,綜合這些因素才導致魚類死亡。」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其實在前幾天已經陸續有一些死魚出現,我們都及時進行了打撈,但是今天一早湖面死魚量猛增,我們公司隨即安排了30多位清潔工趕到現場,並派出了大小兩艘船進行打撈,清潔工使用網兜沿岸清理近岸的死魚」,海口市京環城市環境服務有限公司經理助理彭紅蓮說,直到5月12日下午,他們將清理出來的死魚統一運送到廚餘垃圾處理末段進行無害化處理,確保死魚不流向市場。

據瞭解,紅城湖水源為南渡江水,水質含鹽量較高,屬於半鹹水水質,湖內的魚適應南渡江水的鹽度。海口市瓊山區水務局局長周金分析稱,受5月2日、6日強降雨影響,引發龍昆溝嚴重積水,因此紅城湖暫停從南渡江補水,並排水騰出庫容,以便緩解龍昆溝下游排洪壓力,水位急速下降至6.5米。加之近期強降雨雨水流入湖內,降低水的含鹽量,改變了魚的生活環境,目前死亡的基本都是濱海區域的半鹹水魚,而紅城湖內主要魚種羅非魚(台稱:吳郭魚)基本上沒有出現死亡。

「鹽度等水環境變化加上氣溫偏高,一定程度缺氧,綜合這些因素才導致魚類死亡」,海口市瓊山區水務局局長周金說,目前已安排紅城湖進一步從南渡江補水,以爭取儘快恢復原來鹽度的水環境。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據《直播海南》,紅城湖內的死魚並非湖內原有的羅非魚,而是青鱗魚。據瞭解,青鱗魚是一種海水魚,主要生長在濱海河口處,通過漲潮進入南渡江,之後進入紅城湖內。海水魚進入淡水湖後,環境的不適應導致死亡。

周金說,「死亡的魚不是當天漂浮在水面上,是先沉底了以後,而是在第二天,腐爛了以後,整個魚就漂浮在河面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