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建照核發量6年最低 「房市真的樂觀?」專家曝答案

▲▼     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一處工地26日下午發生工安意外       。(圖/記者黃彥傑攝)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記者黃彥傑攝)

記者鄺郁庭/綜合報導

內政部資料顯示,全台2024年Q1住宅類建照核發數量達2萬4338戶,為2018年以來最低,可能會有人期待,今年全年使照核發量大於建照核發量,房價因此下挫。對此,房產專家何世昌直言,「我個人認為機率極低」,因為自「房地合一稅」實施之後,使照核發量與新建餘屋量走高,對房價的抑制效果已明顯鬆脫。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在粉專「何世昌的房產知識Buffet+」表示,很多人可能聽說,「使照核發量>建照核發量」,房價會跌;「使照核發量<建照核發量」,房價會漲。儘管這套公式準確程度頗高,但並非100%準確,例如2015年就曾不準過,當時建照核發量高於使照,房價卻持續走跌。

而今年Q1也是「使照核發量>建照核發量」的情況,但無論中古屋(信義房價指數)或是新建案(國泰房地產指數)的房價連袂上揚,證明使照、建照核發量與房價的關聯性並非100%。

所以,如果期待今年全年使照核發量大於建照核發量,房價會因此下挫,「我個人認為機率極低,因為自『房地合一稅』實施之後,使照核發量與新建餘屋量走高,對房價的抑制效果已明顯鬆脫。」

他指出,在「房地合一稅」實施前,使照核發量與新建餘屋量一旦飆高,成屋賣壓便會連帶走升、構成大量賣壓,容易挫低房價。但「後房地合一稅」時代,因交屋後的成屋被「重稅閉鎖期」鎖住,只有大約10%左右的量(持有5年內)會釋出銷售,9成則轉為中長期持有。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正是因為「重稅閉鎖期」,成屋市場不易形成重大賣壓,所以使照核發量與新建餘屋量走高,仍不易打擊房價,「也就是說,房地合一稅幫市場解決交屋潮、新建餘屋量大的問題,建商應該會很感謝它。」

何世昌接著說,這並不代表使照核發量與新建餘屋量再怎麼高都毋需擔心,「只是使照核發量與新建餘屋量若要構成賣壓,它們的量勢必比以往高出很多、很多」,至於高到什麼程度才會構成賣壓,並誘導市場反轉?何世昌坦白,他也不曉得。

最後,若是問到「房市真的樂觀嗎?」他直呼「答案是非常樂觀,建照核發量越低越樂觀」,尤其台中、高雄兩區,今年Q1推案量縮,更有助於市場供給控制在合理範圍內,「以這波房市量價結構而言,房價位居高檔時供給卻減少,房價更有支撐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