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低年級段考少1次!最新中小學評量辦法:生理假不列出缺席

▲▼教育部大門。(圖/記者許敏溶攝)

▲教育部修正公布中小學生學習評量辦法,明訂國小低年級學生每學期紙筆測驗最高上限為2次。(圖/記者許敏溶攝)

記者許敏溶/台北報導

為營造國教更友善教育環境,教育部今(24日)公布中小學學生學習評量辦法,主要有四大主軸,包括明定國小一、二年級每學期紙筆測驗次數上限從現行3次降低為2次,另新增將學生生理假及懷孕等特殊因素,不列入出缺席紀錄,新增學校人員違反本辦法的議處機制,以及因應災害及傳染病等變故規定,預計8月1日起實施。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教育部今天發布「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學習評量辦法」,增加因應災害及傳染病等變故,實施線上教學及彈性評量方式,使學生學習不間斷,也降低國民小學低年級定期評量次數,降低學生學習壓力,透過放寬出席率計算彈性,及增加學校人員違反本辦法議處機制,以保障學生評量公平性及學習權益。

教育部表示,為因應學生居住地區或就讀學校所在地區發生災害、傳染病或學生遭逢其他重大變故等因素,導致無法實體方式正常實施既定課程,學校得以數位遠距教學或其他適當方式實施教學,彈性調整評量方式,以保障學生受教權益,並維護師生健康。

另審酌國民小學低年級學生為學習能力奠基期,教育部指出,應著重在學生的生活習慣與品德培養,故定期評量方式及紙筆測驗次數需有彈性且多元規劃,故修正定期評量中紙筆測驗次數,明定國小一、二年級每學期紙筆測驗次數,由目前上限3次降低為2次,並在學校行事曆統一前提下,透過降低紙筆測驗次數實施,增進學生學習自信及成長。

此外,過去學生請生理假及懷孕仍列入出缺席紀錄,教育部在這次辦法中修正,不再將生理假及懷孕列為中小學生的出席率,讓學生請假更有彈性,避免學生因不可抗力因素,導致上課總出席率未達2/3以上,而影響取得畢業證書。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為了避免學校相關人員,未依本辦法規定實施學習評量,導致影響學生權益,教育部在這次辦法中,也首次增訂學校對學生辦理評量等事項違反處理機制。教育部表示,希望透過明定學校違反本法規規定處理,維評量公平性及學生學習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