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嬰現象衰減 陸專家預測夏季進入反聖嬰現象「東部降水偏多」

▲▼熱帶低壓有機會增強為颱風三巴。(圖/RAMMB、NCDR)

▲反聖嬰年在菲律賓及南海會出現較多熱帶氣旋。(示意圖/RAMMB、NCDR)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大陸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昨(3)日對2023年5月開始的厄爾尼諾事件(聖嬰現象,下同)分析指,該事件自2024年1月開始衰減,預計在2024年4月至5月結束。這次的聖嬰現象,其峰值出現在2023年12月,屬於中等強度的事件。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氣候變遷下聖嬰現象會造成部分地區乾旱少雨。(圖/路透)

《中新網》報導,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的最新監測,厄爾尼諾事件目前處於持續衰減狀態,並有可能在夏季進入拉尼娜狀態(反聖嬰現象,下同)。他說明,由於厄爾尼諾的衰減,以及後期可能轉為拉尼娜狀態的海洋影響,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可能會持續偏強。這將導致海洋向中國大陸輸送的水汽條件總體比較好,可能導致中國東部的降水偏多。

公開資訊顯示,聖嬰現象是指太平洋海水每隔數年就會異常升溫的現象,週期可持續二至七年。當聖嬰現象發生時,南美洲地區會出現暴雨,東南亞、澳大利亞則會出現乾旱,至於依賴農業和漁業的國家,特別是太平洋附近的開發中國家,通常受影響最大。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反聖嬰現象則通常出現在聖嬰現象的第二年,會發生太平洋中東部海水異常變冷的情況。反聖嬰現象會使澳大利亞及印尼,菲律賓等東南亞地區出現異常的降雨,菲律賓及南海會出現較多熱帶氣旋,在東亞地區的台灣、日本及朝鮮半島異常寒冷。

賈小龍強調,將持續關注後續的海洋狀態,特別是其他氣候因素的變化,以綜合研判海洋對中國氣候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