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之家移工子女1死1重傷 監察委員關切「黑戶寶寶」困境

▲▼監察院,監院,國家人權委員會,彈劾,糾正案,行政機關,國定古蹟,原台北州廳,森山松之助。(圖/記者李毓康攝)

▲監察院。(資料照/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呂晏慈/台北報導

衛福部上周證實又接獲台北市通報2起疑似重大兒虐事件,這2名孩子都是外籍移工子女,已1死1重傷。對此,監察委員王幼玲、王美玉今(18)指出,該案凸顯「黑戶寶寶」在台托育照顧及就醫問題仍未獲得改善,監察院呼籲行政院正視此項問題的嚴重性,透過跨部會合作研謀對策,徹底解決。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自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生母為失聯移工的非本國及新生兒共有1349人,這還不包括生母隱匿在自宅生產而未被醫療院所通報的黑數,而根據《兒童權利公約》,外籍移工在台灣生下的孩子,應與其他兒童享有相同的醫療、社福和教育資源,以獲得妥善的照顧。

2018年間發生多起外籍移工所生子女「黑戶寶寶」滯留在台的受照顧權益問題,這類孩子因為欠缺「合法」身分,難以獲得托育照顧、醫療、社福等相關資源。

王幼玲、王美玉於2018年12月24日立案自動調查,並於隔年11月19日提出調查報告,指出非本國籍新生兒通報案件及未合法取得居留證人數有增無減,再加上移工自行生產而未經醫療院所出生通報的黑數,實際人數遠超過官方的數據,此情形不但違背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及我國《兒童及少年力與權益保障法》相關規定,對行政院提出糾正。

2022年12月,王美玉在巡察行政院時,發言指期待行政院正視失聯移工已與我國農業(與各業)形成的共生關係,國家不僅需要重視他們在台的困境,他們在台灣生育的孩子黑戶寶寶,也應該受到《兒童權利公約》的保障,當時也獲時任行政院長蘇貞昌允諾,政務委員羅秉成組成跨部會小組與國家人權委員會合作,跨部會徹底解決。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王幼玲、王美玉表示,政府不應坐視女性移工於懷孕或生產後逃逸或無能照顧子女等情事,以及黑戶寶寶面臨的就醫困境,此均影響到兒童人權,2位監委仍將持續監督政府相關機關,持續關注對外籍移工子女受照顧的權益,促進外籍移工及其子女的人權的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