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赤字率維持3% 專家:財政政策總體上保持穩成長取向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兩會人大會議上進行政府工作報告。(圖/路透社)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進行政府工作報告。(圖/路透社)

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5日發表政府工作報告,宣布今年赤字率擬依3%安排,赤字規模4.06兆元,並將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今年先發行1兆元。對此,專家表示,2024年財政政策總體上保持穩成長取向,能夠保障基建投資增速持續處於較高水平,對沖房地產業低迷對地方政府財政收支造成的影響,穩定宏觀經濟運作。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金融發展研究所副所長鍾輝勇認為,今年財政總體維持在相對比較穩定的水準,不希望透過過度增加地方政府債務的形式來幫助經濟發展,而是盡量控制地方和中央的債務水平,透過提高財政支出的效率來促進經濟高品質發展。

對於今年開始發行的超長期特別國債,鐘輝勇提到,其和一般國債的區別主要是償還期限和用途差異,「超長期特別國債到期期限特別長,有點類似於永續債,用途方面主要服務中央的重大戰略支出。」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為,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專款專用、精準直達方面特點較為突出,同時,特別國債有助於緩解地方財政在重大項目投資方面的資金約束,有助於擴大短期有效需求的同時增強發展後勁,「未來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也有助於改善市場對未來通膨預期。」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1兆超長期特別國債大概不會計入財政赤字率,約相當於2023年126兆的名目GDP規模的0.8%,這意味著今年實際目標赤字率會在3.8%(3%+ 0.8%)左右,也與去年計入1兆增發國債後的目標赤字率基本相同,而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規模則進一步上升。」

王青說,這顯示2024年財政政策總體上保持穩成長取向,能夠保障基建投資增速持續處於較高水平,對沖房地產業低迷對地方政府財政收支造成的影響,穩定宏觀經濟運作。

王青強調,1兆超長期特別國債意味著在去年增發1兆國債後,未來一段時間中央政府加槓桿的政策取向進一步明確,「2024年財政政策的一個突出特徵是中央加槓桿、地方降風險,這樣可以有效減輕地方政府投資支出負擔,支持地方債務風險化解。」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近年來地方政府槓桿率成長較快,而中央政府槓桿率上升幅度不大,目前仍處於國際偏低水平,疊加舉債成本較低,仍有一定的加槓桿空間。

不過,周茂華也強調,雖然預計今年整體財政支出強度高於去年,但財政赤字率維持3%反映國內強化財政紀律,更重視財政實施效率與永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