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年薪破800萬?公會澄清「薪水不如台積電工程師」申報點數≠所得

▲▼醫師公會召開緊急記者會說明「醫師健保申報點數不等於醫師所得」。(圖/記者洪巧藍攝)

▲醫師公會召開緊急記者會說明「醫師健保申報點數不等於醫師所得」。(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近期有媒體報導根據衛福部健保點值申報資料,分析一年健保平均給付每一名醫師約8百萬,讓外界誤以為醫師年薪破8百萬。醫師公會全聯會今(23)日召開緊急記者會澄清,強調健保點值不等同於醫師所得,擔心民眾對醫師收入有錯誤認知,很多開業醫師的實際收入甚至比台積電工程師要少。

該報導以各科醫師全年申報健保點數分析醫師收入,健保111年 「西醫門診各專科申報」共有5萬3490名醫師申報478億396萬點,平均每人申報894萬點,相當於一整年健保平均給付每一名醫師約800萬;進一步細看又以內科系申報量最多,平均每人申報點數達1982萬點,其次為復健科的1384萬點、泌尿科1368萬點。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項訊息引發基層醫師反彈,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23)日召開緊急記者會說明,公會理事長周慶明直言「醫師申報健保點值不等同於醫師所得」這些點數背後牽涉許多成本,包含病人接受檢查、住院、另有很多高價手術、治療藥物等,還有更多醫事人員的人事成本,全都掛在醫師的申報中,卻直接轉為醫師收入,恐怕造成社會誤解。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內科醫學會副秘書長張孟源直言,點值申報能呈現的是健保對於病人健康的投資、國家對於嚴重度高疾病的健康投資,例如脊髓肌肉萎縮症SMA基因治療藥物一針就要價4900萬元,醫師不可能從中獲取利潤,只是代表民眾在健保制度下,可以享受到的最先進醫療。

醫師公會常務理事王宏育解釋,內科申報1980萬點僅能解釋為內科醫師一年做了多少事情,有如台積電工程師一年產值5000萬到1億,大家都覺得好棒棒,幫國家賺很多錢,醫師也是一樣,更可能是申報越多,做越多事情,可能越累、越是過勞,醫師薪水可能比一般人好一點,但是很辛苦。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黃啓嘉解釋,健保給付是掛醫師給付,只會以當初開處方當成申請者去計算,是一個團隊的金額,就像麵店40位員工,但只有顯示老闆的名字,但底下有很多人協作「這個數據沒有太多參考意義」。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啓嘉更直言,很怕把醫師實際收入講出來,會嚇跑很多年輕的新血,公家機關以外的醫師通常沒有退休金、年終,薪資還不如台積電中階以上主管,且薪資已經30年沒有調整過。醫師公會公關副召集委員張甫軒則提到,開業醫師的收入小於台積電工程師,這是事實,醫師當然有高所得也有低所得,平均每月收入20~30萬,是常見的情況。

張孟源也感慨說,內科醫師申報金額如此高,主要是和很多新藥新科技有關,現在內科醫師根本招不滿,但還是希望大家「踴躍來報名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