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西機場下沉中!啟用近30年降逾3.7公尺 專家預測2056年恐淹沒

▲▼關西國際機場。(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關西國際機場由填海造陸而成,長年飽受地基下沉之苦。(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吳美依/綜合報導

日本關西國際機場是該國重要交通樞紐,但因透過填海造陸而成,建在水深約18公尺的柔軟黏土層之上,因此長年飽受地基下沉之苦,自1994年啟用至今,近30年期間下降至少3.7公尺,甚至有專家預測,它到了2056年可能就會被淹沒。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關西國際機場1986年12月動工、1994年9月啟用,透過1.8億立方公尺的土壤,打造出面積約1067.7公頃的全球第一座填海造陸機場,建設費用高達1.45兆日圓(當時約台幣6000億元),現在更成為亞洲最繁忙的機場之一。

不過,關西國際機場官網指出,第一座人工島自1994年啟用至今總下沉量達3.73公尺,17個觀測點最近一年平均下沉量6公分。第二座人工島自2007年啟用至今總下沉量5.36公尺,54個觀測點最近一年平均下沉量為22公分。

▲2018年燕子颱風來襲,關西機場一度因為淹水而關閉。(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隨著日本近期天災人禍頻傳,關西國際機場下沉問題,再度獲得外媒關注。英國《每日快報》指出,事實上工程師早就知道機場將會微幅下沉,但當時預測它會在50年期間平均沉降,之後穩定維持在海拔約3.9公尺左右,未料實際下沉速度更快。

目前關西國際機場海拔高度僅約5.3公尺,2018年遭燕子颱風侵襲而嚴重淹水時,甚至一度關閉。考慮到地基下沉、海平面上升、地震引發海嘯等潛在危機,機場持續採取防洪措施,包括修建及加高海堤、強化排水功能等。

儘管如此,令人擔心的不只是下沉速度,還有機場不平坦,不同區域正以不同速度下沉的事實。舉例來說,機場中心的下降速度,就比機場兩端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