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不是越大顆越甜! 農糧署:購買時觀察表面「要吃再洗」

▲正值草莓產季,農糧署教戰選購技巧。(圖/記者楊惠琪攝)

▲正值草莓產季,農糧署教戰選購與保存技巧。(圖/記者楊惠琪攝)

記者楊惠琪/台北報導

正值草莓產季,不少民眾購買草莓時,總覺得越大顆越好。不過,農業部農糧署在臉書粉專教戰,想要品嚐新鮮香甜的草莓,並非挑越大顆越好,而是要觀察草莓的表面,挑選瘦果挺立、蒂頭深綠,且帶有光澤,如果買回家沒有馬上吃,可別急著清洗,可先放入保鮮盒冷藏保存。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農糧署在臉書粉專「鮮享農YA - 農糧署」發文指出,想要品嚐新鮮香甜的草莓,並不是挑越大顆越好,應觀察草莓的表面,選購瘦果挺立、蒂頭深綠,且帶有光澤的草莓,而且買回家後,如果沒有馬上食用,先不要清洗,可將蒂頭朝下擺放在上下鋪有廚房紙巾的保鮮盒中,再蓋上蓋子冷藏,可多延長保存2天。

農糧署也提供關於草莓的冷知識,草莓其實不屬於莓果類,草莓果實是屬於聚合果,食用部位為授粉後肥大的「花托」,真正的「果實」其實是佈滿在表面上看似黑點的部位,每個黑點部位都是由一個子房發育而成的小瘦果,與一個果實中含有許多種籽的莓果(Berry)類有所不同。

▲農糧署教戰草莓選購與保存技巧。(圖/翻攝農糧署臉書)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